一池疑惑!你去的泳池安全吗?海口小区游泳池安全调查来了

  海口小区游泳池安全调查 存在问题 证件不齐 救生员不足 工作开小差 

  业主吐槽 救生员售票员分不清 意外靠自救

  一池疑惑 你去的泳池安全吗?

  每年一到夏季,受冷落许久的小区游泳池又开始热闹了起来。天气炎热的傍晚,到泳池里畅游一番,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清凉解暑,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然而,小区游泳池溺亡事件也并不鲜见。5月23日,南国都市报报道了澄迈一名11岁男孩在小区泳池深水区溺亡事件,引发高度关注。根据澄迈当地警方公布的案情,11岁的小郑是在3个救生员眼皮底下,从儿童游泳区进入深水区,并最终溺亡在小区泳池深水区。这一事件也引起公众对小区游泳池安全监管问题的担忧和反思。

  小区泳池不仅安全监管问题突出,还屡屡被业主吐槽存在管理差、乱,救生员素质与水平不够,泳池水不消毒不更换导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

  小区游泳池是否具备运营资质?救生人员及安全配套设施是否符合规定?水质有没有达标?连日来,南国都市报记者对海口部分小区游泳池开展走访调查,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小区的泳池均对外承包经营,不少小区泳池硬件、救生员配备不足,不少救生员工作时间玩手机、“开小差”,小区游泳池安全隐患问题不少。

  (南国都市报记者石祖波 王康景)

  A 运营资质

  有何规定?

  必须具备卫生许可等3个证

  小区游泳池运营方必须具备什么资质才能运营?记者查阅《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第17号令)、《全民健身条例》和《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泳池场所部分)国家标准等相关资料了解到,经营泳池场所必须具备《营业执照》,还应办理由卫生部门审批的游泳场所卫生许可证,同时必须取得文体部门颁发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高危证”)。

  此外,还必须进行日常的水质检测和公告才能正常开放和经营泳池。

  据了解,目前海口泳池“高危证”的审批权限已经下放到各区文体局。龙华区文体局工作人员介绍,办理“高危证”需要具备多个条件。“泳池运营方需提交申请书、体育设施符合国家标准的说明性材料、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救助人员职业资格证明、安全保障制度措施等。”该人员表示,不办齐证件就经营属于违规。

  现状如何?

  物业负责人:不知道“高危证”

  近日,记者走访了海口部分小区游泳池,发现不少小区游泳池证件不齐就“开游”,其中,大部分游泳池办理了卫生许可,但“高危证”则普遍缺失,有的是因为不知情,有的则是条件难以达到要求办不来证。

  5月28日,记者在海口海甸岛友合金城小区看到,小区泳池大门敞开却未见人看守,儿童泳池与成人泳池虽有护栏相隔,却没有相应的提示标语。小区物业负责人颜先生称,目前泳池由物业管理和运营,泳池配备2名救生员,均是小区物业人员参与培训后上岗。颜先生表示小区游泳池已经办理卫生许可,并进行日常水质检测,但其称不知道还需要办理“高危证”。“我们物业是今年一月份才接管小区,泳池也购买了公共责任险,一年数千元,但‘高危证’这个的确不太清楚。”颜先生称,如果继续增加救生员、硬件投入,物业运营亏本更大,将考虑外包。在祥和家园小区,记者看到该泳池甚至没有出水扶梯。

 

友合金城小区泳池儿童区与成人区没有相应的提示标语。王康景 摄

  在海口海语印象小区,记者提出了解泳池运营方具备的相关资质证件时,对方回复称管理人员不在,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后,对方也未能对接进行说明。

  在海口蓝城一号小区,泳池管理方(物业)向记者出示了卫生许可和“高危证”,并称去年被要求停业整顿,今年申领“高危证”后才重新开放。

  走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将泳池外包给其他公司运营管理的小区物业公司对于运营方究竟要具备什么条件不甚了解。有的小区物业表示,只要对方有卫生许可证、配备救生员和购买公共责任险就可以签订外包合同。

  部门回应

  无证经营最高处罚10万元

  针对走访中发现的泳池运营方资质证照不全就经营的问题,海口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该机构联合海口四个区文体部门组织全市的泳池经营者展开了培训,要求泳池经营管理者要办证经营。

  “尤其是‘高危证’,是泳池具备安全管理的资质审定,全市游泳池(馆)280余家,在经过近一年的宣传努力后,目前已经办理‘高危证’的有60余家,办证率还是偏低。”该人员表示,执法部门近年也在开展泳池场所的摸底巡查和责令整改,发现办证率低的一些原因。

  其举例称,有的泳池场所管理人员未达到规定数量,或未取得职业资格,有的则是体育器材配置不到位,警示标牌不清晰等,多是集中于面积偏小的小区泳池,且因经营收入与成本问题导致泳池管理方难做到达标,从而去申请办证。

  “我们正积极通过巡查要求证照不全的泳池按规定整改,必须要保障安全。”该负责人介绍,近期,执法支队共检查游泳场馆47家(次),受理“12345”热线有关泳池举报3起,责令整改8家。在开展巡查中,发现证照不全经营的,第一次要求停业整改办完证后再开业,如第二次巡查发现仍未办证就经营,将按国家规定予以罚款(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此外,对于已经办证但后续检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也会撤销资格。

  该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巡查和执法力度,随着夏季来临游泳人数增多,将把泳池监督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他同时呼吁广大市民前往有资质的证照齐全的泳池游泳。

  B 安全管控

  有何规定?

  救生员资格、人均水面面积均有要求

  根据《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等相关规定,对泳池从业人员资格、相关场地、设施设备的配备等均作了详细要求。

  首先,在场地、设施设备条件方面,要求泳池池壁及池底光洁,不渗水,浅色;泳池无视线盲区,浅水区水深不大于1.2米,儿童泳池水深不大于0.8米;泳池应有醒目的深度标识、深浅隔离带;水面500平方米以下的泳池,至少设2个出入水扶梯,500平方米以上的泳池至少4个出入水扶梯等。在安全保障方面,对设施设备,要求配置救生观察台;救生浮标、救生圈、救生杆、救生板、救生绳和护颈套等救生器材摆放在显著位置,取用方便。

  救生员是经营公共游泳场所必须配备的专业人员之一。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及以下的游泳池,应当至少配备3名救生员;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需增加1名救生员;天然游泳场所每360平方米需配备1名救生员。救生员资格证书要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

  另外,人工游泳场所人均水面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游泳场所按照标准控制入场游泳人数。达到上述标准,公共游泳场所应及时停止接纳人员入场。

  现状如何?

  深浅水位无标识,泳圈设备不全

  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吉宝佳园、亚洲豪苑等各大小区泳池,其中多数小区游泳场所未按要求悬挂“三证”。一些小区深浅水位无标识,游泳圈等设备不全。

  在海口市吉宝佳园小区,记者走访发现,5月28日大雨后,该小区泳池水质未经检测,就已开放使用。现场售票通道全程空无一人,进入泳池的业主,无任何阻拦,即可入场游泳。入口通道未要求浸脚淋浴,现场未悬挂“三证”。仅有的两名救生员(按要求至少需3名)未出示救生员资格证。

  该小区泳池,儿童区圆形泳池缺口处是与成人区直接相连,并无任何阻隔;该小区泳池为不规则形状,从泳池入口往里看,在浅水区与深水区之间有大树阻挡,深水区部分区域存视角盲区。

  记者调查发现,小区游泳池的安全设备、标志标识不全等问题较为普遍。以亚洲豪苑小区为例,该小区泳池内缺少明显的深浅标识。还有些泳池未提供救生圈,深水区和浅水区划分模糊,救生观察台设置不足。此外,一些泳池没有每天公示水质及卫生状况的公示牌,有些泳池虽然设有水质状况公示牌,但并未每天更新,更新数据往往缺少监管。

  救生员配备不够,工作常开小差

  不少小区泳池经营中救生员人数配备都没有达标。海口一小区泳池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按规定,250平方米以下的人工游泳池至少要配备3名救生员。按海口263家游泳场馆计算,至少需800名救生员,但现在还无法达到。”

  记者走访海口多个小区,发现不少泳池救生员上班期间注意力不集中,聊天、打电话、玩手机等“开小差”情况成常态。有些小区泳池救生员既充当“教练员”又充当“救生员”,有的甚至充当起“管理员”和“收费员”等角色。

  在海口市吉宝佳园小泳池,记者看到,整个游泳池仅有两名身着便装的人员在场看管。二人虽自称是救生员,但经询问,全程未出示救生员资格证。记者现场观察发现,其中一人长时间呆坐在角落,并一直盯着手机;另一名救生员一会打电话,一会与小区业主攀谈。

  在记者走访中,不少小区游泳的业主表示,“进小区泳池游泳,常常对‘谁是救生员谁是售票员’分不清。”

  有业主反映,“进小区泳池游泳如果发生意外基本靠自救。”同时,对“一旦小区泳区发生危急情况,是否能够及时安全处置”表示担心。

  “人均水面面积”方面,记者走访中,不少业主称,每到客流高峰期,泳池如同“下饺子”,一个约250平方米泳池往往涌入上百人。

  相关回应

  游泳池安全管理亟待进一步改进

  5月29日,海南省游泳运动协会秘书长、海口市游泳协会副会长智学斌接受记者采访。

  “海口游泳场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智学斌介绍,不少小区在规划时仅把泳池当成小区的配套,未做对外经营的打算,各项标准都达不到办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的条件。

  智学斌分析,“目前,多数小区公用泳池属私人承包经营,但泳池淡旺季明显,只有4-11月份属旺季。很多小区泳池一年只开几个月,经营方长期投入意愿不足。”

  “大型泳池,一般会按照标准配备相应的设备,配齐教练员、救生员。中小型泳池大多是临时组建的经营管理团队。”智学斌表示,这也导致每年4月份,成为泳池救生员招聘的高峰期,不少小型泳池只能临时找人充当救生员凑数。

  智学斌表示,近年来,随着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的逐渐重视,这一现象正不断改善,但在相关设施、人员及管理方面,仍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C 水质调查

  检测公示牌“形同虚设”游完泳全身瘙痒起红疹

  看似清澈的泳池真干净?

  卫生部门:尿素和余氯超标是常见问题

  夏季炎热,游泳作为一种消暑方式,深受许多市民青睐。如今,海口不少小区都配有游泳池,在家门口游泳更是第一选择,加上各种游泳班,暑期游泳市场堪称火爆。然而,对于游泳者而言,最担心的莫过于游泳池的水质问题,小区游泳是否定期进行水质检测?能否确保水质达标?游泳池里的水是否如看上去清澈又干净?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南国都市报记者 张宏波

  走访

  水质检测公示牌“形同虚设”

  29日,记者来到亚洲豪苑小区内的露天游泳池。在泳池入口处,记者看到了一块游泳场所水质状况公示牌,公示的检测项目包括水温、余氯、Ph值三项,检测点分别为成人池、儿童池、过脚池。然而,这块公示牌上却并没有任何检测数据。

  在天上人间小区游泳池,虽然泳池公示了水质状况,但公示日期却是几日之前的。而通过肉眼观察,泳池水质较为清澈,但有一些落叶等杂物。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泳池每天开放前和人少时都会清理,但周边树、花草多,很难保证落叶不进入水池。

  在记者走访的三四个小区游泳池,其中两个水质状况公示牌上未公示数据,一个数据滞后,一个没有公示牌。靠近泳池,能够闻到消毒水的味道。

  业主

  孩子游完泳 身体瘙痒出红疹

  在许多市民看来,对游泳池水质的担心并非毫无根据。“去年,我带孩子去游泳,回家后身上瘙痒出现了红疹。”家住海甸岛的符女士说,5岁的孩子游完泳后皮肤出现不适,她怀疑是泳池的水不干净。“后来,我听一个朋友说,她的小孩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游泳过后出红疹。”

  亚洲豪苑小区一位业主告诉记者,游泳池由一家体育服务公司运营,办有培训班,小区外的人也可以进入小区游泳。“只要给钱就可以游,有可能存在皮肤病患者,这对其他游泳者而言存在感染风险。”业主陈先生说。

  “还有一些游泳者非常不文明,会在游泳池里小便。”家住西海岸一小区的胡先生说,他十分担心泳池水质,每次孩子游完泳回来,他都会要求孩子马上洗澡。

  营运方

  水质主要靠消毒 不会彻底换水

  小区游泳池如何保证水质?对此,一名小区游泳池运营方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两个步骤。第一是清除杂质,晚上,工作人员会往泳池里倒入沉淀剂,静置一晚,致使杂质沉底,第二天用类似吸尘器的设备吸走杂质。

  第二便是消毒。目前,泳池消毒主要是加一些消毒剂,比如氯粉。剂量根据水质而定,但部分商家为给水消毒和让水变蓝,或保证细菌不超标,往往无节制添加消毒剂,致氯含量超标。

  在泳池换水问题上,大多数泳池工作人员普遍表示,不会彻底换水,而是排出部分旧水,换进部分新水。“一周换掉三分之一,十几二十天左右会全面换一次水。”一名小区泳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泳池用水被纳入商业用水行列,整池换水会让经营成本大幅度提升。

  “我们也想保证水质,但很多时候很无奈,比如一些游泳者在泳池小便,我们就无法发现。”一小区游泳池运营方工作人员说,出于经营压力,经营者当然希望更多人游泳,但游泳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往往无法鉴别。

  部门

  泳池水质有问题可及时反映

  记者从海口市卫生部门了解到,游泳池的水质检测项目包括水温、ph值、浑浊度、尿素、大肠菌群等。检测中,工作人员按照要求,用处理过的采样瓶对游泳池的水进行采样并检测。常见的超标情况,一般是尿素超标和余氯超标,肉眼难以辨别。

  “余氯低于规定标准证明消毒效果不达标,水中易滋生细菌,高于此标准则会对人的皮肤、黏膜、口腔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海口市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尿素主要来自人体的汗液和尿液等排泄物,超标后可能会引发眼睛红肿等。

  按目前国家相关规定,游泳池每天要定时补新水,而补充的主要是泳池每天损失的水,一般只占5%到10%的比例。海口市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泳池每天补充新水的同时,还必须配备洗脚池和淋浴室,游泳者要先洗脚淋浴后才能进入泳池。

  为确保水质及相关消杀措施符合标准,卫生部门工作人员会定期巡查。同时,经营单位也需要定期作好相应记录,以备检查。“如果小区泳池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市民可以拨打辖区卫生部门电话反映。”工作人员说。

责任编辑:许海若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