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评丨给患者输错液:药物可以代谢,责任岂能“代谢”

  据南国早报6月1日报道,5月24日,南宁市民廖女士因扁桃体发炎引发高烧,到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诊治。在医院接受输液的时候,她的丈夫姚先生发现输液瓶上的名字不是廖女士的。

  姚先生说,当时他立马拨打了医院沟通办公室的电话,把情况反映给了医院的工作人员。不过,直到5月31日,医院才答复。答复是,医院对此事不做任何处理,也不负责。为什么不负责,医院回复是没有为什么。

20190602093459940.jpg

  6月1日,记者陪着廖女士一家去到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总值班负责人赵医生确认医院在输液时的确存在失误,称药物可以代谢。

  广西南宁第八人民医院6月2日发布情况说明称,医院对违反“三查七对”等相关制度的当班护士予以除名,同时免去患者诉求中心主任职务。

微信图片_20190603165354.jpg

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网友:人命关天,不能儿戏】

微信图片_20190603171912_副本.jpg

  【医院对输错药见怪不怪的嘴脸要不得】

  医院方面输错了药之后怎么办?如果情况紧急,医院应当马上采取补救措施。即便是患者体征正常,医院方面也应当向患者作出诚恳道歉,取得患者谅解。同时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责任人进行处理,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因为“药物可以代谢”,所以该医院输错了药就可以不负责任?因为“失误不能百分之百杜绝”,所以出现失误之后该医院就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医院的失误如此清楚不过,却还要要求患者“提交书面要求”,才能汇报领导?

  最终,我们还是要感谢舆论监督的力量。南国早报的报道在网上引发舆论关注之后,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马上给出了一份情况说明。这份说明称,“事情发生后,医院高度重视,职能科室马上组织开展调查”……这真是幽默得很,如果真的是这样,患者至于要找到媒体述说冤屈吗?何况,医院又干嘛要“免去患者诉求中心主任职务”?如果一上来就有道歉、退费的诚意,何须后面自己打脸?

  输错药的后果极有可能是要人命,而防止输错药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只要医院内部所谓“三查七对”措施真正落实了,输错药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就是因为某些人对于患者的性命安危不太放在心上,所以才会有输错药这种看似“小儿科”实则“大问题”的事故不断发生。

  医院是救命的地方,不是要命的地方。出现了类似事故,开除当班护士不能作为医院“自我处理”的上限。监管部门更应拿出切实的惩罚和防范措施,不能任由某些恶劣医院一边侵犯患者合法权益,一边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无所谓的嘴脸。(红网 周东飞)

  【药物可以代谢,责任追究不能“代谢”】

  治病是讲究对症下药的,可现在“药”用错了,不但对治病无益,而且还可能产生新的疾病。输错药,对患者来说,是件很恐怖的事,任谁遇到了,都会觉得心慌慌,不知道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可医院却是轻描淡写,称,药物可以代谢,似乎输错药并不是什么大事,这更让人觉得冰冷,医院怎么能如此对输错药?  

  事情发生在5月24日,直至7天之后才答复,且答复得让人喷血,竟然称不负责任。输错药水,怎么就不负责任呢?万一患者出现意外怎么办?可以说医院傲慢到了极点,既不处理,也不回应,对患者的生死不闻不问,幸亏现在患者没有出现大问题,但却很难保证就没有后遗症。  

  其实,医院对于输药是有很严密的规定,只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操作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当下,医患关系仍然处于紧张状态,可以说,许多医护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行动在修复,许多患者也在努力前进一步,对医院也充满了信任,可这家医院对于输错药如此处理,无疑让医患关系倒退了许多。  

  药物是不是可以代谢,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但输错药是不争的事实,医院不能回避,更不能推卸责任,应该直面问题,对相关人员作出责任追究,相关职能部门不能放任医院的傲慢不管不闻,要知道,如果再不积极处理,医患关系只会变得更差。药物可以代谢,责任追究不能“代谢”,包括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以及对医院的追究,一个都不能少。(东方网 王军荣)

  【给患者输错液,“代谢”难推其咎】

  医院这种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医疗工作作风,是非常可怕的。一方面,输错药液延误了患者治疗的时间,如果是急症和重症患者,就有可能耽误宝贵的黄金治疗时间,给患者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导致失去生命。另一方面,输错药液对患者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在代谢中不排除产生副作用而损害患者健康;如果患者对错输的药液过敏,或因身体缺陷无法代谢错输的药液,会产生极其严重后果,将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输错药液并非小事,是事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其实,为了保障输液安全,《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有明确规定,医院护士输液要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护士输液前要严格核对药液名称和患者姓名等信息,以避免“张冠李戴”输错药液。医院给患者输错了药液,说明相关医护人员根本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存在不负责任和失职行为;而面对患者的投诉,医院相关负责人竟以“代谢”推卸责任,更是错上加错,这给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卫生主管部门有必要对此事件严肃问责,对出错的护士依规给予相应处罚,让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而对推卸责任、不积极处置的责任人,也要严厉追究相关责任,才能以儆效尤。

  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无小事,医院必须保证百分之百的用药安全。各大医院应当汲取这起事件的教训,广大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医疗制度和规程,以避免输错药液等医疗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不能想方设法找理由来推卸责任,应当积极妥善处置,在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将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天府评论 丁家发)

timg.gif

“医者父母心”

不该只是说说而已

  来源:红网、东方网、天府评论、新闻在线、中国新闻网(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最热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