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当传统非遗遇上现代日常

  当传统非遗遇上现代日常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非遗文化所吸引。图为黎族织锦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在东方市东河中学传授传统织造技艺。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贾磊

  如何让当代人喜欢上传统工艺,一直是非遗传承面临的问题。与因循守旧的刻板印象不同,人们可以从渐成常态的非遗文化交流活动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创意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让走下“高阁”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语境紧密结合,呈现出既传统又时尚、既古老又新鲜的“潮面孔”。

  20岁的黎族女孩洪盼喜用脚趾撑住支架立腰而坐,竹针翻飞间,几根彩线往复穿梭跳跃。与她相邻的长桌上,身躯玲珑的玩偶娃娃摆出各种姿势,将一件件迷你版的黎锦筒裙与苗族刺绣衬得轻盈灵动……6月6日上午,由五指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五指山市三月三广场拉开帷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四大技艺比赛、黎族竹木器乐展示、舂米比赛等环节轮番上演,在山城掀起一股“最炫民族风”。

五指山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上的黎锦手捻纺线技艺展示。 海南日报记者 贾磊 摄

  非遗文化走下“高阁”

  黎锦是什么?若是在黎族聚居地,村里的阿婆也许会指着身上的筒裙,骄傲地告诉你,这是他们民族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可要是在现代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怕是只能去博物馆里隔着玻璃一睹它的真容。

  诸多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的变迁与传承人群的日渐式微下,往往被主流视角贴上“冷门”“古老”等标签,成为束之高阁的“活化石”。“年纪大了渐渐就要织不动了,真怕这门手艺失传。”五指山市通什镇的黎族阿婆黄英花给自己织了一辈子的黎锦,直到几年前参加市里举办的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人们对这门手艺的浓厚兴趣。

  手握竹针的阿婆在彩线间快速推拉,一群年轻游客则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人形纹、动物纹与植物纹的差异,问题一个接一个地砸过来。黄英花说,她喜欢那种感觉,好像看到了黎锦走下去的希望。

  从书本与博物馆中走出来,当一门门传统技艺在民间文艺活态展示活动中吸聚众人目光时,文化从业者们也开始意识到,非遗不是被锁在玻璃展柜里的“过气”文化,对它们真正的保护,是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使其更好地活在当下。

  “妈妈,这就是黎锦吗?”在五指山黎锦技艺展示现场,7岁的小游客乐乐盯着黎族阿婆手中不停转动的线轴看得痴迷。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黎锦在与年轻一代的“零距离”接触中,仿佛在此刻被消解成彩线一推一拉的鲜活一幕。

  而在一周前,另一场民间文化活态展示活动刚刚在五指山落幕,现场展示的剪纸、酿酒、根雕、黎陶等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样引来市民游客纷纷驻足。

  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从学校、社区、乡村走向景区景点,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之余,也正进一步推动非遗活化与传承。

五指山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上的黎族织锦工艺展示。 海南日报记者 贾磊 摄

东方市黎族织锦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符林早在展示美孚方言支系的絣染工艺。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解锁”焕发新生

  讲究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技艺,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提及非遗传承人,脑海里浮现的也总是那么一群年纪略大、双手布满老茧的“老顽固”,不计时代喧嚣,不肯朝前看。

  到非遗展览展示活动上转个几圈,才发现被游客团团围住的传统手艺人,已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

  不久前刚刚落幕的一场民间文化活态展示活动上,一群受过系统学习的在校学生现场展示了黎锦中的“反面织”等技艺,带队老师陈达谞不过也才刚刚30岁出头。

  “大概是十一二岁的时候,看到村里有几个老人在织锦,那时候觉得她们手中的竹针简直就像魔术师手中的魔术棒,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陈达谞说,刚开始怕被村里人笑话,他只敢亦步亦趋地跟在几位阿婆身后“偷师”,然后跑回家躲在屋里悄悄练习,后来村里的老人瞧他是真喜欢,也就主动开始教他学习更多传统图案和复杂作品。

  不断拜师学艺,陈达谞渐渐发现,很多老一辈黎族妇女在理解图形上存在断层现象,一些人织锦时只是简单的模仿。“对传统手艺人来说,手头功夫固然是根本,理论知识、思维创意的短板却制约了更长远的发展。”在他看来,必须将这些传统手艺纳入系统性的教育教学体系,才能赋予它们更强的现实生命力。

苗绣技艺也吸引了年轻面孔参与学习和传承。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特约记者 陈文武 摄

陈达谞的学生设计制作的黎锦娃娃作品。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摄

6月6日,在五指山市三月三广场开幕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现场。海南日报记者 贾磊 摄

  2013年,陈达谞成为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黎族织锦专业的一名教师。一改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他带着学生们下乡采风收集素材,拜访不同方言区的黎锦传承人,从文化修养、美术基础、设计意识与市场意识等方面密集汲取“养分”,几年来吸引来上千名“90后”甚至“00后”。

  有人肩负着非遗传承的使命,也有人纯粹是为了兴趣而来。对民族文化颇为痴迷的广东女孩黄云,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报考了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黎族织锦专业,在熟练掌握黎锦所有的织造技法后,干脆直接留校任教。

  成为黎锦“真爱粉”的不仅仅是黄云,如今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与传承人回炉高校,一门门古老手艺在漫溢的青春气息里也逐渐焕发出新活力。

  非遗越来越“潮”

  非遗传承的生命力在于“表达”,既植根于传统,又脱胎于传统。而当年轻的血液注入传统非遗手艺的脉络时,注定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活力。

  20岁的洪盼喜和普通“95”后女孩并没有什么两样,爱笑爱闹的她拾起竹针时却能立即安静下来,飞针走线间一件件色彩鲜艳的黎锦渐渐成型。“整套的黎族传统服饰可能穿的人不会很多,所以我在老师的启迪下设计了黎锦图案的T恤班服,同学们都喜欢得不得了。”经过两年系统的织锦学习后,如今洪盼喜早已意识到,传统手工艺要想散发出精妙的光芒,不能只连接着过去,还应当参与到日常生活中。

  技艺依然是传统的,创意注定不断推陈出新。

  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陈达谞和学生们大胆尝试新的技法,打破絣染原有的单一色,在经线提花方面创造出多色提经织法,又与年轻人所喜欢的潮流元素结合起来,设计出大量带有黎锦元素的玩偶、丝巾、手提包等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产品。

  “这条围巾在哪里能买到?”“你们有没有网店?”……带着这些黎锦文创产品参加活动时,年轻的手艺人常常能收获不错的社会反响,而这也将成为他们未来的从业方向与传承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让“旧艺”穿上“新衣”,并非一味地向现代生活妥协。

  “传统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创新的只是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如果对传统的东西妄加改造,非遗就失了本真。”当这群成长在更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年轻人接棒时,陈达谞期待着他们能用传统的技艺反映当下的生活,让更多人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文化中产生共鸣。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