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之下,挺拔的槟榔树依次排开,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从会议室内不时传出来。几乎每个早晨,五指山市畅好乡什奋村委会就会开一次这样的例会。
什奋村委会办公楼。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 摄
说是例会,倒没有那么正式,参加的人员也不是领导、上级,他们中有村两委干部,有脱贫攻坚中队的队员,也有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成员,用“战友”来形容或许更为合适。
每天的议题、讨论的时长也不固定,唯一能够确认的就是,所有讨论的内容都与什奋村的发展有关——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村民脱贫致富路子等等,他们始终牢记着来时的那片初心。
什奋村两委干部,脱贫攻坚中队的队员以及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成员正在开例会。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 摄
什奋村委会距离五指山市区约13公里,全村共有320余人,常用耕地却只有400亩,土地稀少、经济来源单一严重制约着村子的发展。
“以前大家都没有钱,生活非常困难。”什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海清回忆,2012年前后,仍有村民住在危旧的茅草房内,仅有少数村民住进了砖瓦房,可居住条件和环境也并没有提高多少,天晴时堆积的生活垃圾和牲畜的粪便散发出阵阵恶臭,下雨时污水横流、泥泞的村道寸步难行,“住房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去管其他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立足于什奋村村民的实际需求,五指山市委市政府于此前开展了什奋村危房改造项目,一间间崭新的民房修建起来,什奋村也正式踏上了美丽乡村的蝶变之路。
什奋村并不大,15分钟左右就能逛完全村,即使如此,它也有让人慢下来的理由。新修的水泥村道两旁,槟榔树、黄花梨旺盛生长;一间间民房披上了黄色外衣,富有设计感的黎族图腾在阳光下更为显眼;新建的雨水渠盖上了水泥板,生活污水也通过专门的管道流入污水处理站,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再排出,困扰多时的臭味被淡淡的花香所取代。没错,这是村民自己种的花草植物,墙角边、窗台上,虽然叫不出名字,可它们开得正艳。
帮扶干部组织拆除村内乱搭乱建,从图中可以看到过去什奋村的环境较为脏乱差。陈程供图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什奋村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什奋村脱贫攻坚中队长陈程已经在这里帮扶四年时间,他翻出一本台账说道,路灯、挡土墙、入户路、雨污分流工程、外立面改造等一项项村民看得见的工程先后完工,什奋村仿佛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当然,光靠补足硬件设施并不能支撑美丽乡村的内涵,什奋村的例会就曾讨论过如何发动村民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村民们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什奋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元和在例会上提出了他的建议并带头示范。
第一书记陈元和指导保洁员做好日常卫生。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 摄
陈元和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什奋村委会的8名保洁员进行责任片区划分,采用网格化管理,他则会随时随地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就主动找到对应的保洁员沟通、提醒。监督之外,陈元和每天都会早起,主动承担起村委会的卫生工作。“只用了一个半月,村里的人居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改善。”
村民们参与集体劳动,与帮扶干部携手修建灌溉水渠。陈程供图
当然,这也需要村民自觉参与和维护。为此,什奋村多次在党员活动日组织集体大扫除,也曾专门一对一向村民讲解门前三包的内容和意义。“我现在每天起床后就会打扫一次卫生,反正看到不干净的都会及时去处理。”同村民黄吉一样,什奋村的众多村民已经将之当成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干净整洁的村道与民居,让这个并不大的村子有了更多停下来慢慢欣赏的美好。
村民黄吉正在打扫庭院卫生。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 摄
村子要美起来,村民更要富起来,这是一个个帮扶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不曾忘记的初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村级党组织队伍建设,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思路,力争通过加强对传统产业的管理和技术提升,促使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将结合什奋村民的自身意愿,通过集中培训和进村招聘等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外出务工就业,让什奋村的全体村民过上幸福新生活。”畅好乡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刘家宝说道。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五指山6月20日讯(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
责任编辑:章慧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