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奇妙”专业


  在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消声水池实验室,学生在调试实验仪器(6月17日摄)。

  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开始填报大学志愿。伴随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大学本科专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一批“冷门”“小众”的大学学科走进考生和家长视野。修复文物、鉴定宝石、制作葡萄酒等等,这些都是高中毕业生在高考最后一道选择题里可以选择的答案,丰富多彩的本科专业,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人生舞台。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在西安工程大学2018级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的学生在练习静态造型展示(5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在长安大学珠宝鉴定实验室,地质学专业宝玉石学与珠宝鉴定方向的学生在观测样本(5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刘珈如在修复一件陶罐(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田丹玉(左)和壁画修复师田玉娥清理一件唐代壁画(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馆,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王娟(左二)在教授雷正权的指导下练习针刺(6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在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刘艳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飞行动力学课程上分析波音客机坠毁原因(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田丹玉(右)和梁楚昕在临摹壁画(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在进行纤维艺术创作(5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在葡萄酒酿造课上听取李华教授(右二)讲解注意事项(2017年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房玉林(左四)在为该院学生讲解葡萄种植(5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观众在参观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学生展出的毕业设计作品(6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学校的动物医院内安抚一只宠物狗(5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在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消声水池实验室,教师张争气(左一)正在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实验(6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西安工程大学2018级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的学生在练习动态造型展示(5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原标题:象牙塔里的“奇妙”专业

责任编辑:郭微微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看天下

读懂中国放眼全球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