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评 | 将学生视力与评三好学生挂钩,是否矫枉过正?

  近日,网络上热传杭州西湖区三墩小学规定,学生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

网友们各说各的理

有人质疑

↓↓

有人表示理解

↓↓

  西湖区教育局回应——

  今年,三墩小学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将学生的视力情况纳入考核。对视力要求的表述中,视力在5.0以上的可参评,视力如果在5.0以下,一学期来视力没有退步的,同样也可参评,并不如网上断章取义所说的5.0以下一律不得参评。

  从本学期初,学校便以告家长书的形式两次告知家长关于将视力情况纳入期末学生评优评先,并且在学期初、学期中段、学期末三次测量视力,并告知家长。目的是通过宣传营造护眼氛围,通过评价撬动学生与家长的护眼行动。

来看媒体评论

↓↓

  视力挂钩“三好学生” :学校变相推卸责任

  学校通过“三好学生”的评定,撬动学生和家长落实护眼行动的初衷值得肯定。目前,我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学生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这些数据为近视防控敲响了警钟。

  为了防控青少年近视率,去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压力层层传导之下,学校做出此类规定,似乎也情有可原。

  “三好学生”作为一项荣誉,是学生评价的重要一环,评价指标的设定理应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但不管是视力高于5.0才可参评,还是最新回应的“若视力在5.0以下,一学期来视力没有退步的”也可以参评,以近视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似乎有失偏颇

  先不论有些近视的成因源于先天,仅从近视形成的后天因素来看,学生和家长固然有责任,但学校也是重要的责任方。学业负担过重、升学竞争压力大,以及由此导致的睡眠不足、户外活动和锻炼时间不足,都是近视率高发的主要原因。这其中的哪一项,学校及其背后的整个教育大环境都难逃责任。

  近视防控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全方位防治。学生是第一责任人,应该强化健康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用眼习惯。家长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引导孩子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等。

  但近视防控并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的事,也是学校以及全社会的事。正因为此,《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从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将视力退步的学生排除在“三好学生”的评定范围之外,似乎是将责任推给了学生和家长。

  学校试图以“三好学生”的评价撬动视力防控的初衷虽好,但切忌矫枉过正,尤其是将防控视力的责任变相全推给了孩子和家长,而忽视了学校以及其他各方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善视觉环境、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加强视力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责任。(新京报 杨三喜)

  “视力与三好学生挂钩”莫纠结于对错

  视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用眼习惯和先天遗传等方面。如果只是一刀切,把视力问题纳入三好学生参评指标,有失公允。保护视力的初衷是好的,也的确是坚持问题导向,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不能搞“一棒子打死”“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原因,对症下药,真正促成问题的解决。

  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的确已经成为家长关切、社会关注、学校关心的重大问题。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近视率已居世界前列。能够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能够把视力保护置于重要位置,能够出台一定的管控措施,初衷是好的,但出台一项措施之前,也要尽可能考虑各方面因素,多方征求意见,尽可能减少漏洞,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满意,也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没必要揪住该小学的做法不放,也不要停留在简单的评判是非对错。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把保护孩子视力置于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因为保护视力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如何保护视力不仅考验着自我管控力,也反映着教学效果和水平,还关系着素质教育的进展。家庭、社会、学校携起手来,共同发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视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更加“清晰”地向着目标进发。

  保护视力重要,如何保护更重要。认识到问题是基础和前提,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是重要一步,制定出有力度、有效度、有信度的措施显得更为关键,也更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少一些简单粗暴的“大棒”,多一些因地制宜的“组合拳”,才能凝聚更广泛的共识,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合力,从而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天府评论)

  将学生视力与评三好学生挂钩,是否矫枉过正?

  将学生视力与评三好学生挂钩,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14年,有媒体报道,杭州一所小学出台规定视力4.6以下不能评三好学生。再往前看,2009年杭州学军小学对三好学生评选就提出要求:视力保持在5.0以上或者一个学期视力下降不超过0.1,连续两个学期视力下降不超过0.2,才可以参加评选。

  多所学校将视力纳入三好学生评价标准,至少能说明校方关注学生的视力健康,并下力气稳住学生的近视率。杭州学军小学执行这项规定多年,该校也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近视率,虽然难以论证两者之间的联系,但也不能否认该措施对改善学生视力的促进作用。

  学校关注学生视力健康,是职责所在,这毋庸置疑。而且,三好学生指的是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其中身体好至关重要。教育部也早已将学生体质状况(包括视力)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从这个层面来看,以一定方式对学生视力开展评测确实有必要。

  但是,有人担忧:如果完全将学生视力状况与“身体好”的要求对应,那是不是意味着那些由于特殊原因所导致视力问题的学生,就被剥夺了评选三好学生的机会?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人发生近视,有后天用眼习惯原因,也不排除有遗传原因,或者说,在同样的用眼习惯下,存在遗传问题更容易加剧近视。

  既然可以将学生视力与评三好学生挂钩,那和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所有身体指标,也都可以挂钩,那是否意味着只要身体有缺陷的学生,都注定与“三好学生”无缘?若真如此,不仅难言公平,公众“情理”层面的这道坎,怕是也跨不过去吧?

  学生保护视力固然重要,但完全以“三好学生”为导向,而不是以“自身身体健康”为导向,这也是不纯粹的。久而久之,对学生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引导,使其对荣誉的认识发生“异化”。

  在青少年视力下降问题日趋严峻的今天,自然有必要加大对在校生用眼健康的关注。但是,我们既要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也要关注学生的正当荣誉诉求和心理健康。

  现实中,致力于学生视力健康的路径千万条,且能保证学生正当荣誉追求的路径也不在少数,比如,进一步强化学生科学用眼教育,合理安排学业等。保护青少年视力,是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的任务,而不能把压力单方面地加诸学生本人。事实上,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很可能是其中最无奈的角色。(中青评论 王景琰)

爱护眼睛

从现在做起

  文章来源:新京报、天府评论、中青评论、东方网。(有删减)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最热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