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新州中心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受访者供图
6月26日下午5时,学生放学时间,儋州市新州镇中心学校校门口,站着一个身穿白色衬衫的男子,衬衫胸口处别着一枚党徽,他面带笑容看着学生放学回家,在酷热的天气下,脸上已经是大汗淋漓,但他依旧坚持到最后一个学生离校才返回校园。他就是新州镇中心学校党总支部书记、校长陈泽。
“陈校长每天早上是最早到操场的人,也是留在办公室最晚的人。”新州镇中心学校教导处副主任郭品耀是如此评价陈泽的。他说,陈泽到学校后,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改变了学校的风气,让学生从行为礼仪、课堂纪律等方面面目一新,学生从没礼貌到讲礼仪,从穿着邋遢到统一校服、从懒散的校党组织到强有凝聚力。学校的改变,离不开陈泽校长的付出和全校师生的努力。
据介绍,陈泽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到新州镇中心学校任校常务副校长,2011年10月提任新州中心学校校长,2014年7月担任党总支部书记。
儋州市新州中心学校学生在练习书法。受访者供图
抓党建促校建 全省文明学校花落中心校
“这是我的责任,我的工作,我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既然选择这项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这是陈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每周一,新州镇中心学校都召开党支部会议。在该校的会议室门口,放着一张签到表,每个参会党员必须签到。“陈校长到来了,抓党建,进一步完善制度,让每个党员对学校有归属感。同时,陈校长在组织大家开展党员学习活动,重视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该校的数学教师、党员郑汉鸿说,跟陈泽在一起工作,心里踏实,做事有干劲。
当前,在陈泽和中心学校党总支部60名党员的努力下,中心学校的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机制逐步完善,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协调其他支部,充分发挥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总支部也多次被评为“儋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党的生日到来之前,学校组织党员到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缅怀历史,感受先烈们不折不饶、艰苦奋斗的精神,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洗礼。”陈泽说。
目前,儋州新州中心学校从内到外开始发生变化,校园建设、学生素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获评“海南省第一届文明学校”“儋州市规范化学校”“儋州市十佳学校”等称号。此外,该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开设书法课,引导学生勤练毛笔字外,还在校园设立传统文化墙。
儋州市新州中心学校一角。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以关爱建和谐校园 营造温馨校园氛围
“老师好!老师早上好!”26日下午,记者穿梭在新州中心学校的传统文化墙,周边墙壁上悬挂着学生的书法作品,而从身边走过的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面带微笑热情跟记者打招呼问好。
“学生给老师问好,是基本礼仪,这在校园内是司空见惯的事。”陈泽笑着说,新州中心学校是全省文明学校,还是海南省规范化学校。
老党员李石坚老师曾经车祸住院。“住院期间陈泽校长多次探望,嘘寒问暖,并多次组织学校行政人员慰问探望。”说起陈泽,他心存感激,他告诉记者,陈泽到学校后,关心师生,关爱老党员,体现人文关怀,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
“两次为患病的学生陈精香捐款1000元;为患病的羊老师家人捐款500元、发动师生为残疾人募捐5000多元。”新州镇中心学校教导处副主任郭品耀说,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陈泽的真实写照。
对此,陈泽表示,文明校园,不单单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它是体现一所学校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最高荣誉。这个称号来之不易,学校要倍加珍惜,要建设好、维护好、保持好我们学校全省文明校园称号,继续向全国文明校园靠拢。
陈泽(左)和老师在校园内巡查。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师生团结多方出力 创建海南省规范化学校
2019年5月28日,新州镇中心学校通过了海南省规范化学校审核,成为继那大第一小学 、思源实验学校后的儋州市第三所“海南省规范化学校”。
“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全校师生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回忆起刚得知学校通过了海南省规范化学校审核时的心情,陈泽笑意满满。他说,学校获得此殊荣,离不开儋州政府的支持和儋州教育局的帮助,更离不开全校师生默默的付出。
教学大楼、师生宿舍、食堂……近几年来,一栋栋崭新楼房在新州中心学校拔地而起,校园校貌焕然一新,校园内植被郁郁葱葱,校道干净整洁,这就是陈泽和新州中心学校师生努力的结果。如今,说起学校,老师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学校取得的成绩是空前的,这几乎是陈校长用脚步走出来的变化,陈校长到任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多方奔走,寻求支持,儋州市教育局里最常见的是他的身影。
据介绍,儋州市新州镇中心学校创建于1972年,原为新州第二小学,2004年改名为儋州市新州镇中心学校。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12名。教师110名,学生1744名。
“2005年,新州镇中心学校面积狭窄、校舍简陋、设施陈旧。”陈泽说,新州镇中心学校2016年着手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在儋州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新州镇政府不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乡村学校少年宫、打造书法特色课堂等,目前,学校以“求内涵发展,创优质教育”为办学目标,管理模式科学,教学成绩显著,教研成果丰硕,共获得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89个。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6月30日讯 记者 李绍远)
责任编辑:周玉敏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