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蕊:为患者搭起“生命通道”

  陈少蕊:为患者搭起“生命通道”

  陈少蕊在护理患者。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摄

  “谢谢你啊,护士姑娘。”6月5日上午10时许,上海市同仁医院海南分院琼中县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陈少蕊刚步入一间病房,躺在病床上的郑金凤便扬起手不住地朝她道谢。

  为什么要道谢?见海南日报记者追问,65岁的郑金凤有些羞涩地撇过头说:“她好呀,哪儿都好。”

  “哪儿都好”的陈少蕊,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患者曾拉着她的手连声道谢。“其实我也没做多大的事,只是患者很多时候显得很无助,我们适时地给予他们关心,哪怕只是握握他们的手,都会让他们倍感温暖。”正是带着这种心态,陈少蕊每天重复打针喂药这些动作时,都会尽可能地用一种更温暖体贴的方式去做。

  去年夏天,一名脑出血的孤寡老人做完颅脑手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见这位老人没有亲友前来探访,这名29岁的年轻护士便主动当起老人的“临时女儿”,稍一有空便往老人的病房跑。喂药、翻身、拍背、擦身、更衣、更换床单……陈少蕊数不清那段时间自己一天要往老人床前跑多少趟,也记不清老人的痰液从气管切开处喷溅到她身上多少次。

  每天,陈少蕊还会早早起床,将牛奶、鸡蛋等食物打成流质后带到医院,通过鼻饲管注入老人的胃中。或许是这份真诚与关怀在无形中唤醒了老人,两个多月后老人顺利康复出院。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陈少蕊仍与这名老人保持着联系。“患者出院后,我还会和他们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并在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做好健康指导。”陈少蕊说,这是她的一个小习惯,从入行至今已坚持了整整7年。

  也正是这种随叫随到的不失位,让同事们对陈少蕊格外依赖。“她不光是对患者体贴,业务水平更是扎实,医院举办护理知识竞赛她经常拿奖。”医院外科护士王亚妹介绍,其他护士遇到打不进针的情况时,常常会向陈少蕊求助。她哪怕已经下班回了家,也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输液,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护理操作,但遇到血管条件很差的患者,护士常常会为了寻找一条能够顺利进行输液的静脉而犯难。为了让患者减少频繁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琼中县人民医院引进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由于前来进行肿瘤化疗的患者逐渐增多,且每一个患者的体质不同,对PICC置管操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边翻阅大量资料,一边反复进修学习,陈少蕊很快成为医院里的PICC置管高手。“置入的导管可在患者体内长期留置,患者只需扎一针就能完成几个月的化疗输液过程。”陈少蕊说。在她的“传帮带”下,如今科室里的年轻护士也开始接触这门技术,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搭起“生命通道”。

  投票编号52

  推荐人(单位):上海市同仁医院海南分院琼中县人民医院

  候选医护:陈少蕊 外科护士

责任编辑:吴立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