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7月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李昊)7月9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18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公报显示,海南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为优;海南岛东海岸和西沙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监测的海水增养殖区综合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或较好;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良好;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保持良好。

  2018 年,海南省对海南岛近岸海域的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昌江、儋州、临高、东方、洋浦、澄迈等市县共14 个监测站位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夏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55属153种,浮游动物8类35种,阶段浮游幼体22类,浅海大型底栖生物7类33种。秋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50属148种,浮游动物11类51种,阶段浮游幼体20类,浅海大型底栖生物6类16种。

  2018 年,海南省对海口东寨港、临高后水湾、陵水黎安港、陵水新村港、文昌冯家湾和万宁小海6个增养殖区开展了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结果表明,实施监测的6个海水增养殖区和养殖用海区中,除了陵水黎安港海水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外,其他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优良,海水增养殖区满足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

  此外,公报称,海南省对海口如意岛、儋州海花岛、海口南海明珠人工岛、三亚红塘湾、万宁日月岛、文昌妈祖岛等 6 个海洋工程建设项目邻近海域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的海口如意岛、儋州海花岛、海口南海明珠人工岛、三亚红塘湾、万宁日月岛等 5 个工程项目邻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状况整体良好。日月岛、红塘湾和海花岛海域生长有珊瑚礁,2018 年日月岛、海花岛和红塘湾的造礁石珊瑚覆盖度分别为 5.33%、8.00%和 24.00%。

  公报显示,2018年在三亚湾海域开展的海洋垃圾监测,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和塑料袋等塑料类。监测时段监测海域大块和特大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7个/平方公里,中块和小块海面漂浮垃圾平均密度为1958个/平方公里,均来源于陆地;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制品、织物类、其他人造物品、纸类等,平均个数为56471个/平方公里,均来源于陆地活动;海底垃圾主要为塑料类,平均个数为5222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12.20千克/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