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7月23日消息(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实习生 韩婷)7月23日,海南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四批案例。中国·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指数又称海南TPI,是反映海南不同时期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商品与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方向、趋势和程度的重要指标,以周报、月报和年报的形式通过政府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定期公布。这一案例在上午的发布会上,受到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
中国·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指数的建立和运行,是海南省运用大数据助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胆探索,填补了海南乃至全国旅游管理与服务指标体系建设上的空白,对大力推进海南旅游消费国际化,系统提升旅游设施和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制度可健全旅游数字化体系建设,增强国际旅游岛软实力。“中国·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指数”通过采用国际相匹配的指标体系把纷繁复杂、动态变化的旅游要素价格信息指数化,及时、准确、科学地反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价格走势,将有利于健全海南旅游数字化体系建设。同时,借助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来发布旅游指数,树立海南旅游国际化品牌,增强海南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
该制度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风向标”作用初步显现。“中国·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旅游各行业特点优势及行业之间的相互关联,也为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既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旅游市场价格信号作用,提高企业品牌含金量和市场信用度,又能促进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经营策略,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该制度能更好服务游客出行,创建旅游消费价格的“晴雨表”。“中国·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指数”的发布可以清晰显示旅游消费六大要素的市场价格情况,使游客对海南旅游市场价格水平有一个全面、细致、直观的认识,从而理性地旅游和消费,缓解由于季度性过强所带来的旅游接待能力难以保证等诸多因素的压力。
该制度能夯实基础,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海南作为旅游大省,缺乏对旅游要素相关数据的积累和研究,“中国·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发布,弥补了该项空白,为海南旅游“大数据”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价格指数的分析,探索研究旅游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省委省政府制定、调整我省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此案例实施过程中,主要做法为以下四方面:
建立科学的、可复制的旅游指数编制发布方案。我省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编制《海南旅游消费价格指数编制方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模型法、社会调查法、焦点小组访谈和德尔菲法等方法,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作为指数主体框架结构,并根据海南旅游特色,将113种具有海南旅游代表性的服务和商品作为代表品纳入监测。
建立覆盖全省旅游市场的消费价格监测体系。把海口、三亚、儋州、琼海、文昌、万宁、陵水、昌江、五指山、澄迈、定安、保亭等12个旅游重点市县定为参与指数编制的市县,将113种旅游商品及服务项目作为监测代表品,明确采报价周期,建立审核考评机制。形成覆盖全省12大主要旅游市县、196家监测点的旅游采报价网络体系,为旅游指数编制发布提供数据来源保障。
建立旅游指数发布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我省建立旅游指数编制发布平台,实现旅游指数数据采集、报送、审核、计算、发布等功能网络化应用管理,增强旅游指数运行的智力支持。同时,旅游指数数据共享至国家发改委金价工程系统、海南省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政府部门、公众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旅游指数动态信息。
建立旅游价格分析预测机制。对焦海南“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旅游产业要素,定期编制和发布旅游价格指数时报;组建旅游指数专家库,定期召开专家库座谈会,进行专家约稿;围绕休闲度假、文化、国际健康医疗、体育等重点领域联合行业协会、高校等科研机构进行深入调研,进行分析预测、发布分析报告。
相关新闻>>>
制度创新案例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7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办结
责任编辑:吉训侦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