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打造“就业创业扶贫基地” 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儋州市中和镇水井村委会计划投资1亿元,开发土地2100亩,目前完成投资5000万元,种植的火龙果长势较好。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7月2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7月23日上午,儋州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在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儋州中和镇火龙果种植园挂牌“就业创业扶贫基地”。

  近年来,儋州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坚持以产业基地发展与就业扶贫紧密结合,截至目前,已创建了扶贫车间6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37人,打造的7个“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实现250名贫困户稳定就业。

  当天的活动中,还在林枫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产业基地、海儋土糖扶贫产业基地及海南广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光伏“渔光互补”扶贫产业基地进行了“就业创业扶贫基地”挂牌仪式。

  儋州市人社局、市就业局、中和镇政府等领导到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儋州市中和镇水井村委会的种植基地查看。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据介绍,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投资建设,总面积2100亩,总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5000万元。该基地吸收产业扶贫资金255.2万元,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18户1595人脱贫并巩固脱贫成效,范围覆盖中和镇12个村(居)委会,此外,产业基地还解决了200人稳定就业。

  “在这里管理火龙果,不仅能照看家,还不耽误挣工资。”儋州市中和镇水井村村民李焕春说,以前外出打工不仅辛苦,还不能照看孩子,现在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挣3000元,扶贫政策真好。

  在每一个乡镇都要打造就业创业扶贫基地或者扶贫车间,我们还有对带动贫困户实现就业的企业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激励更多企业加入扶贫的工作中。

  7月23日上午,儋州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在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和镇火龙果种植园挂牌“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就业创业扶贫基地’采取‘企业+能人(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就业创业的‘造血功能’。”儋州市就业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陈木荣说,市就业局在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小组,深入各镇村委会进行扶智扶志宣讲,激发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动力,鼓励广大群众参加务工就业,同时还充分落实贫困户务工奖励、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确保贫困户实现“务工有收入、创业有利润、就业有奖励”的增收脱贫倍增效应。

  7月23日上午,儋州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在海南广人农业有限开发有限公司王五镇光伏发电产业基地挂牌“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陈木荣说,下一步,市就业局将继续把“就业创业扶贫基地”的模式推广到各个乡镇,每一个镇至少打造一个“就业创业扶贫基地”,让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