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7月24日消息(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实习生 韩婷)7月24日,海南发布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制度创新成果,10项社会治理类制度创新案例。其中一项案例是“以海南旅游卫星账户构建旅游统计新体系”,即以海南旅游卫星账户体系为基础,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的推荐框架,引入了海南旅游特色,形成了国际横向可比、产业深度监测、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统计新范式,对海南科学有效地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案例的主要做法:一是立足国际标准,建立完善的旅游卫星账户核算体系。在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方法框架基础上,编制了境外及省外游客的旅游支出、居民在省内的旅游支出、旅游总供给和区域旅游消费、旅游就业、旅游业非货币指标、旅游业公共消费、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等10个子账户和18个市县分账户,其中旅游公共消费账户表是国内首次编制,海南旅游卫星账户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省、市、县一体化”的海南省旅游统计核算体系。
二是立足海南省情,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监测内容。一方面从需求角度,特别新增了旅居游客的调查,基于产业发展需要开展了滨海旅游、医疗康养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婚庆旅游的需求调查。另一方面从供给角度,将医疗康养、温泉、高尔夫、游艇码头及邮轮母港、婚庆、会展等颇具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入到了核算中。
三是立足新技术,利用信息手段保障数据源头全面、准确。搭建了基于动态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数据资源目录、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分析、数据上报、数据应用为一体的旅游卫星账户平台,应用PDA、手机App、微信H5、网上填报、平台处理等信息手段,通过游客随机抽样调查、企业专项填报、官方统计信息查询、大数据交叉比对等方式,确保了数据的丰富、完整和准确。
在旅游卫星账户体系建设的直接推动下,“旅游产业直接贡献率”已经被列入海南市县综合绩效考核,成为重要的决策参考指标。海南在国内首创利用旅游卫星账户对省-市县两级旅游产业进行统一核算,有效推进旅游产业统计由“小口径”向“大口径”转变,数据服务和咨询服务更丰富、更优质、更系统、更全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口径旅游统计体系只能满足基本指标测算,不能全面核算旅游业的发展规模、产出水平和质量效益”的弊端。目前,海南逐步建成了一个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旅游卫星账户编制平台。平台已注册企业1200多家、问卷样式种类30套、收录调查及填报问卷6万多份、数据分析报表和统计参数指标超百个。在旅游卫星账户体系的指导下,基本上摸清了海南多种游客类型以及新业态发展情况,建立了多部门协调的数据采集沟通渠道,旅游产业统计工作取得了全面进步。
相关新闻>>>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一体化大数据体系 搭建海南社会治理“智慧骨架”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创建上下联动模式 海南政协积极探索民主监督制度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海南创新精准政治监督模式 为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护航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搭建网约房智慧管控平台 三亚4600套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信息系统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率先建立“警保联控”警务模式 三亚社会治理出新招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海南布局全域环境资源巡回审判 实现环境资源司法“零距离”保护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海口率先构建湿地保护三级网络 呵护“国际湿地城市”金名片
十项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提升“世界能见度” 海南首次在国际通讯社官网设专窗
责任编辑:吉训侦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