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开展“后备厢”消费扶贫工程。毛道乡供图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五指山8月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在产业帮扶中,农产品销售是长期困扰广大村民和帮扶干部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尤其是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驻村工作后,五指山市自发开展“后备厢”消费扶贫工程,帮扶干部化身代购员,以“众人拾柴”之力,助力土特产品走出大山。
村民种植的小米椒。毛道乡供图
五指山毛道乡田园风光秀丽,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养殖了多种多样的家禽水产,种植出香甜美味的蔬果瓜菜。又是一个周五下午,在毛道乡毛枝村委会文化室,三亚海事局派驻毛枝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川正在对毛枝村土蜂蜜、地瓜、百香果、五脚猪等特色农产品进行装车,“这一车要运往三亚的,都是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托我代购的。目前为止,已帮助代购蜂蜜200斤、地瓜3000斤、百香果500斤、五脚猪3头共价值3万多元。”
陈川所说的车并非专用的货车,而是他自己的私家车。“三亚到五指山比较远,如果坐大巴对于开展工作确实不方便,所以就决定开车过来。”陈川驻村工作后,经常进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有村民反映辛勤种养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却一直打不开销路,价格也提不上去。
村民采挖的野生蜂蜜。毛道乡供图
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户两户,一名名帮扶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时候我们会发村民进山采蜂蜜、下地摘百香果的图片或视频到朋友圈,很多朋友看了觉得新奇,也相对认可产品品质,所以就会询问怎么购买。”陈川说,消费者有了买的意愿,可受制于交通条件、小额订单等原因,村民们自身无法实现销售,在这样的情况下,帮扶干部们就用自己车的后备厢,在每周回家时帮忙村民销售农产品。
59岁的邢启华是毛枝村委会什头村一名脱贫巩固户,今年3月以来,他一有时间就会进山采挖野生蜂蜜。受益于“后备厢”消费扶贫工程,邢启华目前蜂蜜单项纯收入已有6000多元。“以前挖了蜂蜜很难卖,大多数自己吃,现在干部们帮我拉出去卖,我只需要专心干活。”邢启华笑着说道。
自“后备厢”消费扶贫工程开展以来,毛道乡已先后推出五脚猪、黑山羊、野山鸡、百香果、地瓜、牛大力、蜂蜜等本地特色扶贫农副产品,累计销售1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激励农户发展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五指山市毛道乡委书记王昌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广大帮扶责任人广泛宣传发动身边朋友圈优势,更加主动积极参与消费扶贫,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每月自愿认购各类扶贫农副产品,帮助贫困群众更好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李明珠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