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政管理局局长:要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精准解决道路积水问题
龙昆沟北排涝泵站将动工建设
主城区多条道路积水有望改善
8月1日,台风给海口带来大暴雨,市政排水工人连夜强排道路积水(排水部门供图)。
南国都市报8月2日讯(记者 胡诚勇)8月1日,受台风“韦帕”影响,海口20多条市政路段积水,让海口的内涝问题再次引发广大市民网友的关注。近年来,海口在治理城市内涝问题上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如何去治理内涝顽疾?针对这些问题,海口市市政管理局负责人在8月2日下午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作了详细介绍。
丘海大道海瑞桥等
6个积水点已改造完成
据海口市市政管理局局长陈积卫介绍,针对下雨积水问题,近年来,海口结合中心城区道路积水情况,开展中心城区16条道路积水点改造工作,这16个积水点均为往年改造后剩下存在难度不易解决的硬骨头,需从雨污分流、泵站建设、排水分区优化、水系整治等系统层面综合施措才能解决。
截至目前,海口琼山大道积水点、滨涯路农垦中学积水点、长滨路永秀花园积水点、海秀路积水点、勋亭路积水点、丘海大道海瑞桥等6个积水点已改造完成,经过几次暴雨验证,改造后有效缓解了积水问题。目前正在实施的有南海大道药谷段积水点、永万路(国科园段)积水点等2个积水点。
其它8个积水点改造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中,龙华路财盛大厦段积水点、大英山西四路积水点已调整列入由市水务集团负责的龙昆沟流域清污分流及排水防涝工程(一期)中推进,海甸岛片区积水点列入市水务集团的海甸岛片区清污分流及排水排涝工程(一期)中,和平南路(六合大厦段)积水点由市水务集团通过和平路排涝泵站建设解决,滨海西路(南港码头段)积水点由高新发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滨海大道海口港段由市城投公司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龙昆沟北排涝泵站准备动工
建成后将改善主城区内涝问题
据了解,海潮的涨落对于海口城区积水有重要影响。龙昆沟受潮水顶托,当水面与路面齐平甚至超过路面时,排水管口淹没在水位以下,路面积水就难以排到大海去。受此影响,龙昆沟附近龙华西和金龙路交汇处、义龙西、义龙东路、龙华路、广场路、龙昆北路等多处均容易出现积水,而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办法则是建强排泵站。
据陈积卫透露,目前,龙昆沟北排涝泵站已经开始勘察,准备动工,工期计划为一年时间,该排涝泵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对龙昆沟高潮位顶托、海水倒灌导致的龙昆北路、龙华路严重内涝积水问题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下一步,将启动的泵站项目还有鸭尾溪排涝泵站、和平路排涝泵站。
另外,陈积卫还透露,近期,海口还将结合水体治理和生态建设工作,启动对龙昆沟的清淤项目。
优化排水分区
提高蓄排能力
“我们要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精准解决好积水内涝这个问题。”陈积卫介绍,为进一步系统解决中心城区排水防涝问题,尤其是龙昆沟流域(包括道客沟、红城湖、龙昆沟、东西崩潭、东西湖、大同沟等)等重点区域排水防涝工作,海口市市政管理局组织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联合体编制了《海口市重点区排水防涝系统方案设计》。该方案设计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采取“高水高排、优化排水分区”“水体低水位运行、蓄排结合、源头海绵化减排”“排涝泵站建设”以及“竖向控制、积水点改造、管网完善”等措施,科学合理解决城区的内涝积水问题,对城区积水情况提出科学预判。
根据《海口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龙昆沟流域的目标要求,针对龙昆沟流域的水安全问题,合理构建源头-过程-末端控制系统,在源头地块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统筹源头地块海绵城市建设、流域管网系统和超标准降雨防涝系统建设,延缓峰值出现时间,有效应对城市内涝。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赖文蔚认为,海口可采用优化排水分区方式,提高蓄排能力。即,将龙昆沟流域调整为3个排水分区,道客沟流域高水高排,经红城湖排至南渡江;大同沟流域增加八灶排水暗涵,独立排至龙珠湾;龙昆沟流域面积由28平方公里缩减至8.7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王思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