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队在行动 | 陵水芬坡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带动村民整治人居环境 长短结合发展产业

  陵水芬坡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带动村民整治人居环境,长短结合发展产业

  一笔一画绘就“富美”乡村图景

  ■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通讯员 胡阳

  “今年光卖菠萝蜜就赚了一万多元,日子好过多了。”8月4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群英乡芬坡村,村民卓亚良看到路过的何书槐,忍不住拉着他唠起家常。

  何书槐是芬坡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2015年7月起驻村开展工作,早已是村民们熟悉的老朋友。

  “要没有槐哥带动,我哪能这么快就过上好日子。”卓亚良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路子。这几年,在何书槐建议下,他开垦荒地,种起百余株菠萝蜜树,学得一手种植技术。如今,他已顺利脱贫。

  “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至关重要。”何书槐介绍,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队为村里规划了长短相结合的扶贫产业格局:利用能人带动和村集体帮扶、技术扶持等模式,发展黑山羊养殖、菠萝蜜种植、庭院百香果种植等产业。

  “庭院种植百香果一年可收获,提供短期经济支持;黑山羊养殖两三年见成效,提供中期支撑;菠萝蜜种植,有了长期保障。”何书槐高兴地说,发展庭院经济,还有一重好处——美丽的庭院景观能进一步美化、彩化村庄。

  “日子越来越好,大家有目共睹。”在卓亚良看来,这几年村里发生了两个令人欣喜的变化,“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子的环境美了!”

  “村里过去有两大问题,一是脏,二是穷。”卓亚良回忆,过去,村里脏乱不堪,猪牛鸡鸭等禽畜满村乱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杂物乱堆放,村里常是污水乱流,夜间没有路灯,群众出行很不方便。

  近年来,随着芬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尤其今年,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带动下,家家户户自觉参与环卫清洁,环境越来越整洁。

  “最初村民们认为村庄发展和卫生环境没关系。”为了打破村民的旧观念,何书槐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和村干部一起带头做卫生,带动村民们行动起来,拆除了杂乱的圈舍,清理了房前屋后的杂物。村民们还自发为村庄修整杂草、栽种苗木,整顿乱搭乱建。

  这两年,芬坡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装195盏路灯,新硬化9000多平方米村道,新建9个乡村排污工程……如今,芬坡村已蜕变成为三椰级乡村旅游点。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生活好了。”现在,芬坡村的村民们正一笔一画绘就“富美”乡村图景。

  (海南日报椰林8月6日电)

责任编辑:肖秀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