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文昌8月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姚皓)8月9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获悉,海南将通过抓好15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逐步探索出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分类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此外,还将在2019年完成350个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创建目标。
海南省住建厅在结合全省各市县情况及充分尊重各市县意愿后,选择了东线、西线、中线等不同市县区域工作积极性高、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意愿强、基础条件较好以及群众环卫意识较高的15个村庄,逐步探索出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分类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开。
2019年全省各市县要完成的35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创建目标中,包括海口市42个,三亚市11个,儋州市21个,文昌市24个,琼海市28个,万宁市26个,五指山市11个,东方市26个,定安县12个,屯昌县11个,澄迈县21个,临高县28个,昌江黎族自治县9个,乐东黎族县28个,陵水黎族自治县11个,白沙黎族自治县11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1个,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个,洋浦区经济开发区1个。
据了解,海南农村垃圾一般分为可烂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腐烂垃圾、渣土和瓦片等建筑垃圾等类别,对此,垃圾分类工作将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布推进,创新带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三个基本原则具体展开。
下一步,海南将探索实施农村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加快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收集运输体系、保障分类处理体系,不断增强分类投放的认同度,逐步推进海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处理全覆盖目标。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