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环境红榜 | 屯昌文旦村:拦住污水引活水 水体增加“抵抗力”

  屯昌文旦村:

  拦住污水引活水 水体增加“抵抗力”

 

位于屯昌文旦村的文赞水库水草摇曳,环境宜人。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特约记者 邓积钊

  水草摇曳间,一条木栈道蜿蜒向前,几只野鸭低头翘尾觅食,涟漪泛起惊得水下游动的鱼儿四处藏匿……8月14日上午,位于屯昌县屯城镇文旦村附近的文赞水库畔,油画爱好者陈传涛支起画架,起笔描绘一幅湿地生态美景图。

  眼前的这一幕,与他两年前在文赞水库拍摄的一张照片形成鲜明对比——彼时,这处水库里飘满垃圾和水葫芦,大面积黑色的水体依稀可见,宛如一处大型臭水池。

  “周边多个生活污水排污口直接排入水库,部分周边居民长期向内倾倒生活垃圾,再加上水库来水量少、流动性差,自然导致一潭死水。”2017年10月,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总经理赵世新接手负责文赞水库治理工作,当他围着水库转了几圈后,开出补水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一系列“药方”。

  在设置污水截流坝、处理池、雨污分流设施的同时,来自良坡水库的“活水”被引入文赞水库,流动的水瞬间让这片土地滋润起来。而在屯昌县相关负责人看来,引水并非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法”,增强水体自身“抵抗力”才是关键。

  新修的河岸防护堤由仿木圆桩筑成,陶砾和火山石吸附着水体中的杂质,一簇簇苦草、轮叶黑藻等本土沉水植物净化氮、磷污染,也吸引来鱼、虾、贝等水生动物……通过水下、水面、水上一体化生态治理,而今文赞水库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水生态系统,已完成治理的水域水质也从劣V类水净化为Ⅲ类水标准。

  登上水库中心的廊桥,可以看到水上栈道、水上喷泉、水幕电影等相关游憩、景观等配套项目陆续建成,环湖道路实现硬化、亮化、绿化,一个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全县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已显雏形。(本报屯城8月14日电)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