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70年“桥”见琼州巨变 看琼州大地标志性建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世纪大桥、海文大桥等成为琼州大地标志性建筑

  70年“桥”见琼州巨变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海南这片热土上,一代代建设者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工程”。本报今起推出专栏《见证——海南标志性工程扫描》,以图文报道的形式,展示海南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展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敬请关注。

  ■ 海南日报记者 邵长春

  8月24日,正逢周末,刚刚入夜的文昌市铺前镇热闹起来,很多海口市民涌入这个古朴的小镇,一些老字号的糟粕醋餐饮店门口甚至排起了长队。自从今年3月海文大桥正式通车后,这样的场景就常常出现。

  图① 在夕阳的映衬下,海文大桥格外壮观雄伟。海文大桥全长5.597公里,作为“海澄文”经济圈的交通控制性工程,有效解决了“海澄文”区域的交通瓶颈问题。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这座桥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大桥开通当天,70岁的铺前人邓少东专程从广州飞回海南参加仪式,热爱篆刻的他还连夜刻了一枚“海文大桥”方印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纪大桥、清澜大桥、洋浦大桥、定海大桥、海文大桥……这一座座连通江海两岸的桥梁,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见证,更是琼州大地上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

  一座座大桥的兴建,首先改变的是居民的出行条件,使海南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铺前大桥通车后,从文昌铺前到海口的路程,由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到了20分钟。

  位于海口市龙昆北路北延长线上的世纪大桥,跨越海甸溪入海处,2003年8月竣工通车,因其功能齐全、造型新奇而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图② 海口世纪大桥。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清澜大桥、洋浦大桥这两座跨海大桥分别位于海南东部的文昌和西部的儋州洋浦,两座大桥建成后,对当地的规划布局、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我省近年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网向中部延伸,琼乐、万洋等高速公路建成或即将完工,一座座雄伟的公路桥也在中部不断崛起,如琼乐高速就六跨昌化江,八跨南圣河,仅琼中至五指山段桥隧比高达43%,桥梁长度就有34公里,车行其间,如在云端,路旁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图③ 海口绕城高速立交桥。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而最令海南交通人自豪的大桥莫过于海文大桥,这座跨海大桥刷新了多项国内和省内桥梁建设纪录,它不仅是我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桥塔最高、跨度最长的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也是国内防震、抗风级别最高和唯一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跨海大桥。

  (海南日报海口8月25日讯)

责任编辑:肖秀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