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全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暨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半年攻坚动员大会在海口召开。(点击查看相关新闻)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半年行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解决我省当前厕所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和卫生环境集中整治的坚定决心,彰显了省委、省政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情怀。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不是小问题。拿厕所问题来说,它首先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厕所干净了,才能减少疾病发生,美化乡村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反之,厕所“脏、乱、差、偏、少”,就会给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被拉低。不仅如此,厕所还是观察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反映着一个地方农村居民素养高低。抓好“小角落里的大革命”,下功夫补齐这一块民生短板,彻底解决农村“如厕难”,才能让人们日渐告别生活陋习,养成良好习惯,拉升乡村文明水准,焕发美丽乡村“颜值”。厕所问题如此,卫生环境问题同样如此。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连着大民生、大文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生活品质,是海南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正因如此,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农村改厕工作抓得很紧很实。今年初印发的《海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2019年行动方案》,就对“厕所革命”作了具体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单位。7月底的省委常委会会议要求,以“厕所革命”和整治环境脏乱差等民生工作为重点,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很多农村“如厕难”解决了,村庄变靓了,住者舒心,游客开心。但也应看到,农村改厕、卫生环境等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这提醒,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还需要下大力气。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因此,既不能就人居环境整治谈人居环境整治,又不能依赖某个部门“包打天下”,也不能简单依靠“一招半式”,而需要更高层次统筹、更高水平谋划、更大力度协作。一方面,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与美丽海南“百镇千村”、乡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此同时,还要突出市县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关系理顺了,责任压实了,方法对路了,配合到位了,治理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是一个复杂工程,牵涉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治理者来说,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亟须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热情。只有鼓励农民参与,善用群众力量,让优化人居环境成为人们的行动和价值追求,变“要我治”为“我要治”,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才能让各项举措落地生根,早日实现治理目标。其实,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以及“五水共治”工程之所以成效好、可持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探索出灵活的机制、丰富的载体,如不少地市设立了“民间河长”,有效组织了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从而凝聚了治水合力,实现治理走向常态长效。
人居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给环境“洗脸”,让乡村“焕颜”,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海南将会日益宜居宜业宜游宜养,而广大农民也能在乡村振兴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张永生)
责任编辑:韩慧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