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乡村民俗文化的时代传承

  做好乡村民俗文化的时代传承

  □ 刘纪年

  海南地理位置独特,且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规范、引领作用,可有效推进乡村治理。尤其是在当前,全省正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一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更是迎来发展新机遇。唯有应时而动,做好民俗文化的时代传承,才能为乡村发展植入强劲文化驱动力。

  海南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海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魅力独特,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涵盖民俗节日、民间习俗、民俗物件、民族歌舞艺术等诸多方面。其中,民俗节日包括三月三节、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军坡节、苗族花山节、府城换花节等;民间习俗有洗龙水、赶海、外嫁女返乡等;民俗物件则有黎服、椰雕等;民族歌舞艺术则包括琼剧、民歌、调声以及《黄道婆》《东坡海南》等文艺精品。这些民俗文化是海南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年累月逐渐形成的,积淀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也丰富着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俗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民俗文化必须做好现代化转型。

  民俗文化转型势在必行

  振兴乡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大要求与民俗文化直接相关,由此,足见民俗文化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此外,民俗文化是民族的基础文化,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诸如家风家训、传统习俗、传统节日等民俗文化,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涵养着人们的精神,是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在新时代传承民俗文化,正是对乡村精神家园的守护、对日渐消逝乡愁的呵护。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我们需要立足时代变化,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合、利用,让其发挥最大效用。

  激浊扬清的现实需求。优秀的民俗文化能够凝聚民心、教化人心,是情感交流的纽带。但那些不合时宜的习俗等则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外嫁女集体返乡团聚活动,原本是广东、福建等地的民间习俗,近两年在海南逐渐兴起。外嫁女返乡对弘扬孝文化、增进感情大有裨益,但愈演愈烈的大规模集体返乡,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费强行摊派、聚会排场攀比等不良风气。再如,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公期活动“公上身”现象深信不疑,这与我们对民俗活动的期待显然背道而驰。文化需要传承,但传承不是原封不动照搬,需要趋利避害、与时革新。

  自我革新的历史自觉。民俗文化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必然随着实践的演变而发生改变。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地区不可避免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全域旅游的推进等,使得原本自给自足的乡村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多元。在外部力量的冲击下,乡村民俗文化必然会发生应激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传承有益的民俗文化,守住乡愁,守住乡村的文脉;如何才能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民俗文化转型的建议

  做好民俗文化的融合创新。海南每一项民俗文化都凝聚着海南人民战胜自然的智慧,研究海南民俗文化,挖掘其包含的精神养分,打造现代民俗精品,丰富中华文化宝库,这是民俗文化现代传承的应有之义。海南民俗文化一般形成于农耕社会,具有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和海洋渔猎的特征。当今社会,身处全球化以及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大环境,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此,需要结合时代变化,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通过多媒体包装等现代化手段,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城建、扶贫等深度融合,让民俗文化成为展示海南乡村魅力的重要亮点。

  对民俗文化进行大胆扬弃。一方面,海南民俗文化中积淀着宝贵的精神养分;另一方面,囿于历史和环境的限制,有些民俗文化中掺杂着封建迷信思想,甚至还有落后的做法,这些思想和做法已经被人们接受并习以为常,所以,要在尊重海南本地人民对本土历史文化感情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们对落后民俗文化进行大胆扬弃和创新。对民俗文化进行扬弃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以唯物史观和科学思想为指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必须尊重海南人民对本土文化的感情;必须涵养开放的胸怀。

  坚持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海南民俗文化是海南人民创造的,民俗文化的转型也要依靠海南本土人民。但文化力量会成为一种习惯,有时不能完全依靠自身,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不能缺位,要通过政策支持、方向引导、制度规范确保海南民俗文化转型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政府“搭台”,推动百姓“唱戏”,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不遗余力地保护、弘扬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推动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民俗文化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琼理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