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 | 三亚市作协原主席罗灯光:1977年冬季里的高考 一道挥之不去的特殊记忆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只是弹指一瞬,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为此,南海网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开设“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专栏,广泛征集70张老照片、70个动人故事,通过光影世界的“时光机”,回首70年间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讲述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故事。

  1977年12月11日,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星期天,我高中毕业4年之后,始料不及会在这一天迎来了本该属于我的高考。

  母亲外出照顾生病的父亲,家里由大妹打理。我铆足劲儿,争分夺秒,全力备考,通宵达旦亮着煤油灯微弱的光。大妹早早起来烧火煮饭。九所这鱼米古村历来崇尚耕读,对文化知识顶礼膜拜,这些天众多久旱逢甘霖者摩拳擦掌,准备决胜考场,村里弥漫着前所未有的那种盛事将临的氛围,在读初中的大妹被深深感染了,这顿早饭她要给我做干饭。20世纪七十年代,我家无牛无车、缺少劳力,一日三餐稀饭加番薯,逢年过节才能吃干饭,还鲜见木柴烧饭,一直用木麻黄叶子当柴火,结果这顿干饭大妹煮成了夹生饭,我吃了几口就再也咽不下,饿着肚子急匆匆赶考去。

  罗灯光保存着的一份他同学的1977年高考准考证。讲述人供图

  一切都显得仓促。恢复高考的消息于当年10月21日由新闻媒体公布时,离考期不足两个月,人们奔走相告,我的母校乐东县九所中学更是欣喜若狂,高秋华、黄汉武这些知名教师帽笠来不及戴上,就挽起裤脚跋山涉水,进村入户报告喜讯,动员往届生返校复习,其情怀、其辛劳令人动容。

  怀揣着苦难的青春、知识的底子和朦胧的祈盼,去赶国家拨乱反正后的第一场大考,我们心情复杂,既兴奋紧张又半信半疑,既步履坚定又诚惶诚恐,既感觉顺理成章又感觉突如其来。

  在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内,乐东县考生最多,故开设乐东中学、黄流中学和九所中学三个分考场。我从家里走10多分钟便到了九所中学,只见掩映在海棠树绿荫下的校园里,人头攒动,场面壮观,但秩序井然,严肃庄重,后来听说有人因考场气氛过于紧张晕倒了。

  很快我便找到了试室,就在面向九崖公路一排三间连体砖瓦教室的第一间,正是我读初中时的教室。受客观条件所限,这场冬季里举行的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命题,那时海南尚未建省,我们考的是广东题,实行开卷考试,但只允许考生带中学课本,不允许带“其他笔记本和资料”。每科考试,每个考生都捧着几本旧课本走进试室,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上午考数学。念中学时,我数理化过得去的,当了两年农民之后,被吸收为民办教师,执教初中语文,数学便逐渐丢了,好在母校举办高考辅导,老师们按照广东的复习大纲备课讲课,没有补助,纯属义务,一样使尽浑身解数,教与学的热情格外高涨,我凭着在短暂复习中唤醒的那些记忆,顽强地做了试卷大半题目,数学这只拦路虎最终没有把我拦下。下午考政治,还算顺风顺水,精神为之一振,自信重又归来。

  12日上午考语文,心情显得较为愉快,我本来就是教语文的。作文“大治之年气象新”,快速构思,一挥而就。后据三亚市教育局副调研员吴文仲回忆,当年高考及其评卷广东省由各地区组织,他参加了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高招工作,负责把高分作文抄送广东省教育厅,我的高考作文就是他一笔一画抄下来的。自治州招生办公室于1978年4月翻印的1977年高考《优秀作文选》,共选登高考优秀作文9篇,其中1篇是北京的,2篇是安徽的,6篇是广东的——当中就有通什镇的黄子平(录取在北京大学)、琼中县的张健人(录取在复旦大学)、潮安县的陈平原(录取在中山大学)等人和我的作文。这本薄薄的作文选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州招生办翻印较多,发放全州各县中学,产生了久远的积极影响,至今坊间还不时提起,不失为研究国家集12年人才于一考的高考材料。

  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招生办于1978年4月翻印了1977年高考《优秀作文选》,共选登优秀作文9篇,这是封面。讲述人供图

  这是1977年高考《优秀作文选》的目录。讲述人供图

  12日下午考史地(理科考理化,报外语的考生13日上午加考外语),也还顺利。交卷了,考生陆续走了,我最后一个离开试室。考了两天也饿了两天。我大妹自然没啥本事妥善安排在家五口人的吃饭事宜,这不在于吃得好不好,而在于没有吃饱。在饥饿状态下,我过度紧张,消耗着超常的能量,又一直咬紧牙关撑着,此刻如释重负,身体仿佛掏空了似的,轻飘飘一点力气也没有,只得朝着回家的路慢慢地挪着。

  挪过枝繁叶茂的海棠树,挪过我们上演过话剧的露天舞台,挪到举办过全州中学生赛事的足球场,再也挪不动了,躺倒在足球场的杂草丛中。也不知道躺了多久,直到一位十所村妇女路过,她大吃一惊,说我脸色苍白,冒着冷汗,立即把从九所市场买的一长条甘蔗砸在膝盖上一分为二,给了我下半截。我在她的搀扶下坐起来啃吃甘蔗,补充能量回过神时,这位善良的村妇已经一声不吭离去了,我无限感激地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身影,心里喊出两个字:“恩人!”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事后才晓得,参加这场停滞了11年后恢复的高考有570万之众,仅仅录取了27.297万人,录取比例为27:1,乃新中国教育史上竞争最激烈的高考,出现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奇特景观。

  我们于1978年春季入学,仍称1977级。半年后1978级学生入学。一年有两届大学生入学,写下了新中国教育史的又一项“唯一”。

  1978年,罗灯光(左下)考入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现海南师范大学),这是他入学时和同学的合影。讲述人供图

  大二时,罗灯光(右)跟同学在学校图书馆前合影。讲述人供图

  罗灯光的大学同班同学在学校图书馆前合照。讲述人供图

  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自治州首府通什重操旧业,课堂上有学生问:老师你侃侃而谈,自信满满,哪来的底气呢?除非你参加过高考?我忍俊不禁,笑出声来,那笑声五味杂陈。

  送女儿去参加高考,车上女儿说:爸爸的高考是怎么样的喔?为啥就没听说过?我平静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高考呗。

  讲述人:罗灯光(三亚市政协社法委原主任,三亚市作家协会原主席)

  讲述时间:2019年9月2日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符金花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