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海口石山镇7座智能无水生态环保公厕对外开放

查看更多视频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海口石山镇7座智能无水生态环保公厕对外开放

  “黑科技”新型厕所不用水

 

  石山镇的智能无水生态环保公厕。海南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海南日报海口9月2日讯(记者计思佳 通讯员李彬)扫脸就可以领厕纸、站上蹲位便器自动开合、上完厕所不用冲水……9月1日,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7座智能无水生态环保公厕正式对外开放。和传统厕所相比,这些厕所没有上、下水系统,大、小便通过环保方式处理后可变成有机肥料,还有扫脸取纸、便器自动开合等多项“黑科技”。

  当天上午,海南日报记者来到位于石山镇互联网运营中心附近的一座智能无水生态环保公厕。走进公厕,站到智能取纸机前,机器对人体面部扫描后,一段60厘米长的厕纸从机器底部“吐”出。

  因不用水冲,厕所内没有水箱等冲水设施。蹲便器由不锈钢制成,里面有一大一小两个孔。两脚站在上方,受重力感应影响,后方的大孔——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便池自动打开。

  在无水的情况下,环保公厕内的大、小便都去哪了?公厕又是如何解决臭味问题的?对此,海南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列刚解释说,环保公厕从源头就实现了大、小便分离,便槽前面部分有个小孔,用于收集小便,后面的便池用于收集大便。“大便在微生物菌的作用下,15小时左右就可降解成固态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尿液经过厌氧发酵后,提取出的尿激酶和乌司他丁可用作生产治疗脑血栓类疾病的药物。由于排泄物不在便池内停留,整个厕所也安装了新风系统,所以基本不会产生臭味。”

  余列刚介绍,石山镇互联网运营中心公厕一天接待量约为100人次,按照一个人一次如厕需冲水5升计算,一座公厕一天就可节约用水0.5吨。

  “2018年,全镇游客数量已突破300万人次。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镇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尚未跟上。各个自然村的厕所大多采用三级化粪池模式,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大小便会渗漏到地下。”石山镇镇长胡炜彬表示,此次新建的7座智能无水生态环保公厕无用水、无污染、无排放、无臭味,达到资源再生、资源就地转化、改善土壤肥力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余列刚还透露,公司计划在海南大力推广智能无水生态环保公厕。未来公厕还会搭载尿常规检测技术,在得到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上个厕所就可以在小程序上看到自己的各种尿常规数据。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