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厕所革命”黑榜 | ​​三亚坝头村:多个厕所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黑榜

  ​​三亚崖州区坝头村:多个厕所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坝头村村民邢亚勇家的厕所,门口处用破布遮挡。 本报记者 李艳玫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李艳玫

  用水泥砖块砌成2米高的简易外墙,没有屋顶也没有门,大约2平方米的空间里只有一个蹲便器和一个水桶……这是海南日报记者9月4日在三亚市崖州区城西村坝头村民小组村民周桂燕家见到的农村厕所。

  为了避免下雨天上厕所被淋湿,周桂燕找来了一块废弃的玻璃窗架在蹲便器上面。但记者发现,玻璃窗有几处破损,雨水顺着破洞滴下来。“没办法,雨太大的时候,我们上厕所都要撑伞。”周桂燕说。

  这个狭小的空间,对于周桂燕一家而言既是方便的场所也是洗澡的地方。“没有门,你们怎么洗澡?”记者问。“孩子倒是无所谓,我们大人只能等到天黑才能洗澡。”周桂燕答道。在厕所的外墙,记者见到连接蹲便器的管道直接通往田地里,在杂草掩盖下不知去向。“我也不清楚粪便最后排放到哪。”周桂燕说。

  顺着村道继续往里走,记者来到了村民邢亚勇家。邢亚勇家的厕所位于一猪圈旁,门早已损坏,他找了一块布遮挡,但时间久了,布上有多个破洞。对于粪便排放去向,邢亚勇将手指向厕所旁说道:“都在这下面,我大概每个月用抽水机将粪便抽出来,用来灌溉瓜菜。”

  “您家厕所在什么地方?”“从这里右拐,就在那棵大树下。”在村民邢亚静的带领下,记者才找到了她家厕所。

  从邢亚静家居住的房间到厕所大概有5米,同样是一间门已破损的小房子,为了避免尴尬,她找来了一块铁皮,每次上厕所和洗澡就用铁皮遮挡。谈及厕所距离房屋这么远的原因,邢亚静告诉记者:“家里人多,房间都不够住,只有那里有空间修厕所。”近日接连的降雨让邢亚静一家上厕所十分不便,村道被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每一回都要踩一脚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新建楼房的村民外,坝头村其他村民多数使用老旧厕所,这些厕所使用时间为5年到10年不等,因没有修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本报三亚9月5日电)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