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评丨别让教育APP“绑架”学校教学

  据海报集团全媒体理论评论中心

  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门重拳出击,发布《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专项整治学习类APP,已经查处了“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下架了200余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

0bd162d9f2d3572cb06a5050ad19052263d0c346.jpeg

资料图,来源网络

  近年来,各类学习类APP已成为中小学生辅助学习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学习类APP方便了老师教学、学生练习,但也暴露出诸多乱象。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打着学习名义的学习类APP,不仅成了“抄答案神器”,还充斥着大量的游戏等内容,甚至还有学习类APP号召学生报名收费课程“拉人头赚钱”。

  【别让教育APP“绑架”学校教学】

  校园内教育APP泛滥,在给师生造成困扰的同时,又导致监管更加困难,有害信息传播、非法广告丛生、非法信息采集等乱象也随之而来。这也是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意见》的重要背景。

  本来是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的教育APP为何反成困扰?其一是利益驱动。按照《意见》所规范的教育APP大致可分三类:市场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用;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应用;学校自主开发、部署校内使用。而其背后都不同程度存在利益纠葛,或来自市场的商业利益,或来自内部的政绩、考核利益。有利益而无规范,自然会滋生乱象。

  其二是学校这一特殊场景,较之社会更容易出现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乱象。学校是个封闭场景,在此场景中,校方具有权威性,而学生则普遍处于弱势,如果教育APP的安装使用再与学分、成绩和评优等挂钩,学生和家长几乎难以抗拒。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的治理方案,包括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以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等,对校园内教育APP存在的乱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更关键的是,《意见》还提出应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APP推荐、选用及运维中的责任,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理责任体系。未来,更将要针对教育APP提供者落实教育APP的备案制度,制定并出台《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管理办法》。

  从市场角度而言,很显然,无论这次出台的《意见》,还是7月15日发布的《实施意见》,监管的加强都将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不规范又不整改的产品很可能会因此出局,甚至有可能引发行业洗牌。但从长远看,监管的到位对行业总之是利好。

  事实上,在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意见》整体上是以促进教育APP的发展作为政策出发点。在治理乱象的同时,对教育APP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没有设置准入许可,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已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这一原则下,如果《意见》实施成功,将成为中国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又一宝贵经验。(新京报社论)

  【规范教育类APP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意见》对规范并促进各类教育APP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行业的规律首先是发展,然后才是规范,如果没有以发展为前提,则规范没有意义。为此《意见》明确提出,以促进教育APP的发展作为政策出发点,引导规范管理是手段,有序健康发展是目标,规范管理是为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针对近年来少数教育类APP出现的问题,有人要求“一刀切”禁止教育类APP,有的地方教育部门为回应舆论,全面禁止教师给学生布置电子作业。这次八部门发布的《意见》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进行规范。也就是说,教育类APP的乱象需要治理,同时也要看到其对教育发展的提质增效的作用。

  “一刀切”禁止教育类APP,既和互联网+教育这一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背离,实际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此次发布的《意见》也充分肯定教育类APP的作用,称其在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兴趣发展、优化师生体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次《意见》明确,对教育类APP的监管实行“备案制度”。这和要求校外学科培训机构“证照齐全”(既要有办学许可证,又要有营业执照)不同,采取的是和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一样的监管方式,是“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建立教育备案制度,就是对教育类APP进行过程监管——《意见》要求,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在取得ICP备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证明和等级测评报告后,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业务备案,登记单位基本信息和所开发的教育移动应用信息。

  对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线上教育培训和教育类APP,都可以采取降低监管门槛,实行教育备案的方式。这样可把所有机构都纳入监管,避免由于监管门槛高,一些机构游离在监管之外,也有利于监管部门掌握其具体经营内容,依法查处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比如,《意见》指出,推荐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而要监管APP是否依规经营,就需要进行过程监管。

  《意见》十分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行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制度,充分尊重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严格选用标准、控制数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说到底,教育类APP需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空间,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选择教育类APP,促使教育类APP提高质量,重视品牌建设,以质量和品牌吸引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选用。

  《意见》为教育类APP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支持。从教育类APP的健康发展看,短期可强化专项行动,集中治理教育类APP乱象,长期看需要构建常态化的治理体系,建立政府管理、企业履责、专家献策、学校把关、家长监护、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等多主体参与、职责明晰的综合协同治理体系。相信在这一综合治理体系之下,教育类APP会得到更好发展,为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学生个性化教育发挥更大作用。(北京青年报社评)

timg.gif

规范好教育App

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来源: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最热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