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厕所革命”红榜 | 昌江沙渔塘社区:方便自己也方便游人

  红榜

  昌江海尾镇沙渔塘社区把“厕所革命”从人居环境整治推向旅游发展领域

  方便自己也方便游人

  昌江海尾镇沙渔塘社区干净整洁的旅游公厕。 本报记者 刘笑非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刘笑非 通讯员 杨耀科

  远处海风习习,近处淡淡花香,难得放晴的天气,9月5日上午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沙渔塘社区,一派海滨风情画般的宜人景色。作为昌江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村落,沙渔塘社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不仅让本地居民住得舒心,也吸引了不少游人的青睐。

  “咱们这不仅地面之上建设得规规矩矩、漂漂亮亮,地面之下也有不小的门道。”沙渔塘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风良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厕所革命”就是其中的重头戏,不仅改建了曾经四面墙围起来就用的“露天厕所”,全村的污水处理管网也一并建立了起来。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村民住上新房,也用上了崭新的厕所。随便走进一户民居,干净整洁的抽水马桶,专门垫高的厕所地板,颇有大城市的风格。所有的污水粪便,全部流进每家每户“标配”的小型三级化粪池,不仅解决了老式厕所带来的污染环境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后续的有关问题。

  “发现了么,一点味道都没有。”正在沙渔塘度假的广州市民马海秋,说起“厕所革命”给沙渔塘带来的变化,满口赞叹。“四五年前开始,每年都来住一段时间,住惯了城市,来到农村生活,最不方便的就是‘方便’。”马海秋笑道,苍蝇纷飞、气味刺鼻,虽然海滨环境宜人,每到需要“方便”时,还是要皱皱眉头。

  而今,不仅马海秋担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沙渔塘社区里的大理石地面下,联通全村的管网在地面上完全看不到污水的踪迹。“分开处理、集中排放,排出来的可都是清水了。”陈风良说,环境越来越好,游人越来越多,而舒适的居住体验,也为沙渔塘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为了方便游客,沙渔塘社区还专门建起了旅游公厕,把“厕所革命”从人居环境整治推向了旅游发展领域,不仅要让居民方便,也让游客有了“方便”之处。“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污水管网建设,让来沙渔塘度假的游客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陈风良说。(本报石碌9月6日电)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