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亚沙会 | 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希望亚沙会办出三亚“新”和“特”

  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

  希望亚沙会办出三亚“新”和“特”

  魏纪中。 本报记者 武威 特约记者 孙清 摄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9月8日,2020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协调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三亚召开,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以下简称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亚奥理事会协调委员会委员魏纪中出席。他希望三亚亚沙会办出“新”和“特”。

  “三亚亚沙会的主要目标是办成目前最精彩的一届,同时对亚奥理事会办亚沙会的探索作出新贡献。”魏纪中言辞中对三亚充满信心,他认为三亚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举办具有新特色的一届亚沙会。

  三亚亚沙会“新”在何处?“特”在何处?“关键在于保障赛事质量上,各环节的创新。”魏纪中举例,三亚可在开幕式上创新,如展现赛事如何与其他文娱活动结合;也可通过创新举措,让比赛的开展和呈现方式更为精彩;或可创新宣传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使得亚沙会引起国内、亚洲和世界的关注。

  聚焦亚沙会,不仅要关注直接经济利益,更要关注其带来的辐射效益。

  魏纪中认为,亚沙会能产生的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人们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亚沙会的良性影响力是一个关键问题,可以通过有效学习亚沙会、奥运会等历届运动会的举办经验,了解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加以规避。

  如何才能高效、明晰地推进三亚亚沙会的举办。魏纪中建议,主办方必须保证执行总体规划的有效性,并完善有效协同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在积极筹备亚沙会过程中,人们不仅聚焦如何将亚沙会的价值最大化,如何留下宝贵的亚沙会遗产,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会议上,与会嘉宾纷纷探讨,打造亚沙会遗产的“三亚方案”。

  “卓越的人才是亚沙会最宝贵的遗产。”在魏纪中眼中,亚沙会遗产包括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两部分,相较于有形遗产,文化、人才等无形遗产更显珍贵。亚沙会将给海南留下带不走的人才财富,经过赛事历练而出的人才是一个运动会留下的最大财富,其他物质财富可能会贬值的,但人才财富是不断升值的,更能对海南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本报三亚9月9日电)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