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9月1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今年6月,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这一重大战略具体是怎么规划的?目前该项工作推进情况如何?9月12日上午,在海口举行的以“服务自贸区(港)建设,办好海南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的海南省“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教育厅党委常务副书记、厅长曹献坤就相关情况做介绍。
曹献坤表示,《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创建国际教育创新岛重大战略可以用三个特点来概括,即明确“三大重点”、筑好“三大平台”、实现“三大突破”。
其中,明确“三大重点”:一是勇闯先路。国家将海南作为教育现代化“四点一线一面”的四大战略支点之一,赋予海南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求海南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开放发展经验。二是精育优才。海南建设世界一流自贸港,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海南必须加快发展教育。三是服务营商。教育既是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供优质教育、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筑好“三大平台”:一是“做优增量”,搭建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平台。目前,海南已经规划了三亚崖州湾大学园区、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口桂林洋教育园区三个引进高校的集中布局区。崖州湾大学园区已经启动公共实验平台规划设计。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已全面启动规划设计。目前已经签署省校合作协议的知名高校8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等。二是“做强存量”,搭建省属高校快速发展平台。目前确定了“1+2+X”的战略发展格局。“1”就是大力支持海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举全省之力支持海南大学向一流大学迈进;“2”就是大力支持海南师范大学聚焦师范教育特色发展;支持建设海南医学院桂林洋新校区并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X”就是要多点突破,形成高校发展亮面。比如,推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向热带海洋类高校转型;支持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等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支持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开展职业本科试点等。三是“夯实基础”,搭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平台。大力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引进和“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已落地和正在洽谈的基础教育项目75个,23所学校已经开学。已面向全国引进300名优秀校长教师,其中75%的人才扎根乡村学校教书育人。
实现“三大突破”:一是教育开放政策的大突破。经中央批准,教育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方案》,给予海南省含金量非常高的十大政策与十大项目支持。比如,试点国际高中和国际幼儿园;试点境外工科大学和职业院校独立办学;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招生计划单列安排等。下一步就是要把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和可操作实施的方案,逐一落地。二是教育开放项目的大突破。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项目网络国际中心正式落户三亚。海南省首次在加拿大、英国设立海外教育合作基地。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尼泊尔设立分校,是海南高校首次在国外设立分校。哈罗公学已落户江东新区并开工建设,德威公学已签约落户海口。2018年国际学生规模达到新高,同比增长32%,“留学海南”品牌建设取得突出进展。三是教育人才队伍的大突破。去年4月至今,全省教育系统共新增各类人才近5000人。遴选来自美、俄、德等国家的15名海外名师到海南工作。海南大学唐朝荣研究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实现海南自主培养“国家杰青”人才零的突破。下一步,海南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新闻多一点>>>
海南将建立基层教育创新案例征集机制 推动“留学海南”品牌创新工作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