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评| “一人食”餐位的亮点是对学生诉求的呼应

  开学伊始,浙江一所高校的食堂推出“一人食”餐位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点赞称“一人食”食堂解决了喜欢一个人吃饭的同学的需求,也有网友认为“一人食”影响了学生们社交的机会

  9月12日,该学校食堂相关负责人称,“一人食”座位的设置系回应学生的需求,同时提高食堂座位的利用率。(9月14日 央广网)

  【设“一人食”餐位,高校食堂也可玩出“花”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食堂就是吃饭的地方,只要提供足够的座位和可口的饭菜,足矣。殊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大力倡导人性化的当下,食堂的服务其实还存在不小的改善空间。浙江万里学院对学生食堂的改造,颇具借鉴意义。

  “一人食”座位既解决了有人喜欢一个人吃饭的需求,体现了人性化,又提高了食堂座位的利用率,可谓一举多得。

  很多网友对“别人家的食堂”纷纷表示羡慕的同时,也有网友认为“一人食”座位的设置影响了学生们坐在一起吃饭的社交机会。这样的担忧,其实有点多余了。

  据悉,目前“一人食”餐位的设置不到20个,基本上是一座难求,“一人食”座位的设计也并不仅是针对吃饭问题,两个座位相对,中间有一个隔板,隔板上还有一个可以打开的窗口。很多同学会选择来这里看书或者用电脑,有时两个同学一起来会选择对面坐着,想要交流沟通,可以打开窗口进行交流。

  食堂是一所学校的窗口,这几年一些高校出台各种外卖禁令,但收效甚微。如果能在食堂的人性化服务上做足做好文章,又哪用得着三令五申搞什么“外卖禁令”。

  有鉴于此,这样的“别人家食堂”,不妨多多益善。(新京报 胡欣红)

  【“一人食”餐位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高校食堂“一人食”餐位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点赞:

  一是“一人食”餐位的推出是高校后勤部门对学生合理诉求的正确回应。该校食堂相关负责人陈泊介绍说,之所以设置这样的餐位,是由于不少学生通过该校的后勤服务平台反映有这样的需求,既然有部分学生希望有相对独立的餐位就餐,且这样的要求并不算过分,后勤管理部门理所当然应该予以满足。于是学校在暑假中将原来的第三食堂进行了改造,新学期开学就正式推出了“一人食”餐位。

  二是“一人食”餐位并不会影响学生用餐时的交流。“一人食”餐位被粉刷成了浅粉色和浅蓝色等柔和的色调,座位之间用隔板隔开,配有带靠垫的同色系沙发凳。餐位设计成两个座位相对,中间有一个隔板,隔板上还有一个可以打开的窗口。“‘一人食’座位其实也并不仅仅是吃饭,很多同学会选择来这里看书或者用电脑。有时两个同学一起来会选择对面坐着,想要交流沟通,可以打开窗口进行交流。”可见,这样的餐位并不会影响学生们坐在一起吃饭交流。

  三是“一人食”餐位还可以提高食堂座位利用率。一般高校食堂的学生餐桌都是长桌子配固定的长凳子,一张餐桌理论上可以让4到8人同时用餐。但实际上许多学生买到饭菜找座位时,一般都会选择与熟悉的同学、同乡坐在一起,大家边吃边聊,一旦遇到餐桌上已经有陌生同学就餐,或遇到吃相难看、大声喧哗的学生,还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就餐体验。相比而言,“一人食”餐位就没有这方面问题。

  其实,“一人食”餐位是好是坏,大学生最有发言权。浙江万里学院大二学生小陆的观点说出了学生的心声:“改造后的食堂挺惊艳的,有很多创新的地方,可以通过大屏幕看球赛,自己去食堂还能坐‘一人食’座位。只是现在大家都去体验,食堂人特别多,去晚了都没座位了。”(红网 维扬书生)

  【“一人食”餐位的亮点是对学生诉求的呼应】

  大学学生食堂的资源相对来说是紧张的,空间也是充分利用的,对于许多高校来说,想要在学生食堂中设立“雅座”,设立“一人食”餐位几乎是不太可能的。而浙江这所大学的食堂能竟然推出“一人食”餐位,让人意想不到,这虽然很罕见,但更大的亮点却是对学生诉求的呼应,这实在难能可贵。

  大学食堂的“一人食”餐位数量并不多,自然也供不应求,而学校的设想在于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导,让食堂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就餐场所,而是能让同学们学习、社交、休闲的多功能空间。学生食堂不再是单纯的吃饭,而是集多功能为一身。学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学生有这样的需求。学校不仅有学生反映诉求的渠道,而且还能够重视学生的诉求,并付诸行动。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学校后勤的线上运营团队中就有学生。这么做,是真正做到了服务学生。

  大学的规模往往很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学校解决。比如住宿和吃饭,再比如学习方面的。学校的管理人员也未必清楚学生的想法以及诉求,这就需要有很畅通的渠道能够接收到学生的诉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条件作出相应的整改,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为了让学生在学校能够生活得更美好。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大学在听取学生意见方面是欠缺的。有所大学的学生食堂饭菜很差劲,学生多次反映都无效,最后被逼无奈在学生食堂拉上横幅,邀请校长来学生食堂吃饭。学生不是在哗众取宠,而是无奈的做法。如果大学能够接纳学生的意见,多些服务意识,能够为学生解决困难,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

  大学是否设立“一人食”餐位不是最重要的,设立“一人食”究竟好不好,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退一步说,即便有什么负面的,比如有人所说的,影响了学生们社交的机会等等,由于数量有限,也不太可能真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况且,选择“一人食”的学生必定是自己喜欢的,不想被别人打扰,也就谈不上会有什么坏的结果。

  大学食堂是否都要设立“一人食”餐位,这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学生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或是学生不想在食堂中“浪费”时间,只想吃好饭去学习,那就没有必要了。但尽管可能没有“一人食”餐位的需求,也会有其它方面的诉求,关键的一点是学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听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大学的服务精神体现在哪儿?这些恰恰是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王军荣)

  “一人食”餐位,叫座才是硬道理

  现在很多高校的食堂基本都是这样的标配,清一色的长条桌,抑或是四人、六人对坐,反正很少看到一个人的餐位,因为就餐人数太多,加之餐厅空间有限,故而不大可能设置“一人食”餐位,对此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人喜欢热热闹闹在一起,也有人喜欢单独就餐,这是一个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没必要强求一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力满足这种需求,而不是刻意回避,或者不予理会。

  浙江这所高校推出了“一人食”餐位,可谓创新之举,引来热议想必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毕竟这种做法开了先例,有人支持与反对都不奇怪。在我看来,现在下结论显然为时过早,“一人食”餐位究竟叫不叫座才是问题的关键,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说到底,高校能主动有所作为,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是一种进步,彰显了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样的食堂设计无疑值得推崇。(东方网 李忠卿)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红网、东方网、天府评论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最热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