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网络强国的三重意蕴

  在当今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普遍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近年来,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三重意蕴和基本逻辑。

  (一)

  我国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

  顺应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这就是说,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通过“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甚至引领信息化潮流。

  深刻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信息化与现代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这就是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对互联网发展进行坚强有力的领导。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2018年,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互联网发展的高度重视。

  提出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同样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网络空间开放、合作、交流、共享,推动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全球视野下的理性价值选择。

  (二)

  虽然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已取得不少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务之急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发展。

  努力做到“六个加快”。建设网络强国,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可以说,这既是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旨归和方向,也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路径和方法。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推进“互联网+”行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三)

  这些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实现了治理主体、治理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效协同与配合。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随着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在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中国提出的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已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认同与响应。其中,尊重网络主权是前提,维护和平安全是基础,促进开放合作是关键,构建良好秩序是目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为新时代中国进一步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提供了平台。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这就从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建设、互联网技术创新与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构想和前景。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张文君)

原标题:建设网络强国的三重意蕴

责任编辑:许海若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特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