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厕所革命”红榜 | 临高皇桐镇潭才村:全村建设清洁厕所

  临高皇桐镇潭才村:全村建设清洁厕所

  ■ 海南日报记者 张惠宁

  临高皇桐镇头文村委会潭才村民小组距离镇政府约13公里,村里房屋有序、村巷整洁。这个村庄有42户村民,其中,38户建好了厕所,另外4户正在建厕所。

  走进村民杜定灵家,庭院干净整洁,他家今年6月刚建好的厕所就在院子一角,这厕所也是冲凉房,足有9平方米。海南日报记者看到,厕所里外都贴着瓷砖,厕所里还备着两双拖鞋,进出厕所,他家人都要换鞋。

  建这个厕所,杜定灵花了1.1万元。“这钱花得太值了!不用出去外面找地方‘方便’了。”他说。

  “不但方便上厕所,还方便了洗澡洗衣服。”杜定灵的母亲李贵花笑着说,最好的地方是方便了家里的孩子。杜定灵有一儿一女,“小孩都大了,没厕所不方便。”她说。

  杜定灵还向记者展示了他家厕所的一体化三级化粪池,这种化粪池防渗漏,且经济实惠。粪污经过三级无害化处理后,可用小型抽水泵抽出,用于堆肥还田,非常便利。

  杜定灵的哥哥杜定明家正在建厕所,“看了弟弟家,感觉到有厕所用真好!”他买回一样的一体化三级化粪池,正在房屋前建一个好看实用的厕所。

  (海南日报临城9月20日电)

  评论:推进农村改厕需用行动“说话”

  ■ 海南日报记者 张惠宁

  临高县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主要目标是至少完成21820座农户无害化厕所建设,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不低于95%,这的确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攻坚战”。

  目前,临高农村改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改厕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群众改厕积极性有待提高、部分群众卫生意识较弱等。

  对此,临高县爱卫办经过调研,提出了4点工作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镇村改厕主体责任,各司其职;二是统筹安排农村改厕和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建立粪污收集处理网络,提高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率;三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共同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四是加大农村改厕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卫生健康意识。

  这4点工作建议非常实在,也很合理,但更重要的是,把建议变成工作举措,落到实处,用行动“说话”,以扎实的举措打赢农村改厕“攻坚战”。

责任编辑:肖秀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