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夜经济”浪潮下的椰城面孔

  夜经济下的椰城面孔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夜色下亮起的每一盏灯,创造着一处处更多元、差异化的消费场景。椰城海口,每一个夜经济消费场景的背后,总有一些故事正在发生。

点击查看更多(摄像 剪辑/李天平 包装/周达延)

  夜市摊主

  用一碗面温暖深夜的胃

  夏秋之交的海口,暮色吞没最后一抹晚霞。位于市中心的泰龙城美食街,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

  “来,您的热干面。”晚八时许,汪胜华手脚麻利地将一绺面条起锅拌均,装袋打包后递给站在摊前的年轻女孩。刚准备转身去屋里喝口水,又有一对情侣过来,这名湖北汉子赶紧操起一口方言味浓郁的普通话,继续招呼起食客。

  从老家来海南19年,汪胜华带着一门手艺辗转于海口各个夜市街区,直到2005年在泰龙城盘下这间不到10平方米的店铺,才算真正扎下了根。菜单贴在墙上,五六张桌椅摆放整齐,每天下午六点至九点半左右,店铺里挂着的几个电扇同时高速转动,门口永远有人在排队等位。

  “这里热闹啊,几乎每天来的客人都不重样,尤其游客越来越多。”汪胜华发现,不仅是人在变,这些年美食街也在变,譬如原先苍蝇、老鼠肆虐的垃圾桶和排水口被加上了盖子,每家店铺里则多了些风幕机、灭蚊灯和禁烟标识。

  就餐环境的升级,吸引食客更长时间的驻足停留。从以前的十点到现在的十二点,他关门的时间越来越晚,碰上附近的商场做活动时,甚至会一直守到次日凌晨两点多。

  汹涌的客流并不会始终持续。人群缓缓散去时,汪胜华会搬张凳子坐到门口,滑动手机看看视频,或是用微信和远方的亲人聊聊天。妻子在老家也开了一家面店,但生意不怎么好,眼看读高中的儿子即将步入大学生活,他盼着能多卖出点面。

  距离凌晨不到一个小时,附近商场的灯光渐次熄灭,相邻的其他店铺也陆续拉下了卷闸门。他倚在摊位前,朝零星几个路人继续吆喝,试图招揽到最后一单生意。

  “反正回去了,一个人呆着也没啥事干,还不如就在这儿多守一会。”汪胜华说,总会遇到一些深夜下班的年轻人,需要一碗面来犒劳自己。

海口福地美食街摊位上的摊主。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代驾司机

  走完别人的回家路

  灰色是滴滴代驾,深蓝色是e代驾,每天晚上八九点钟,海口各大饭馆、酒店门口便开始聚集着这样一群穿着工服、挂着号牌的代驾司机。

  31岁的张诚是蓝色阵营里的一员,常常出没在国贸一带的饭店与酒吧。“这里热闹,一直到凌晨三四点都能接到单。”9月1日晚十点多,他蹲守在金茂西路一家湘菜馆的门口,不时看着手机,顺势和身边的同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快,那边有人叫车。”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几个灰色身影推着折叠电动自行车迅速飞奔过去。张诚稍微迟缓了一两秒,便被甩在了后面,只好悻悻然地转身继续蹲守在原地,等待着手机屏幕亮起,和单子进来的提示声。

  接了2个单,收入70元,他对今晚的“战绩”并不满意。“最多的一天,接了7个单,挣了500多元。”张诚干这行不过两年光景,眼看夜间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刚需,便由原先的兼职转为全职。

  从微醺或酩酊大醉的客人们手中接过钥匙,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夜色里走完别人的回家路。张诚说,代驾的生活枯燥无味,但偶尔也会有惊喜,譬如开到一辆豪车,或是收到一笔小费。

  晚上十点前的“早单”数量,超过整晚订单量的2/3。饭后回家的人占了一半,剩下的客人则多是去KTV、酒吧等娱乐场所,赶往下半夜的第二场活动。这也意味着,代驾司机们的第二波“生意”集中在晚上十二点至次日凌晨两三点钟。

  张诚在两个小时后接到一笔订单,转场至京华城旁边的一间夜店门口。“目的地是海甸岛,送完这单客户,待会还要回来继续接活儿。”说话间,刚刚完成狂欢的一群年轻人呼啦一下从店里涌出,他赶紧掐灭手上的烟头,朝一位挥手的男子奔去。

  来到一辆白色的SUV前,张诚将电动车折叠好放在后备箱,随后与两男两女一同上了车。

  深夜的城市,空气中弥漫着酒精与隐暗不明的灯光。有人获得了短暂的释放,也有人因此获得了一份生计。

代驾司机在查看订单。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书店店员

  总有人在深夜如约而至

  夜1路的车厢里曾有这样一位熟客——每天凌晨三四点左右在府城某家医院附近上车,之后消失在市一中的公交站牌后。

  原本没人知道他会去哪儿,直到26岁的程莲打开了话匣子,这段故事才变得丰满起来。

  那是四年前,位于海口太阳城酒店一楼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开业不久,零点过后总是显得有些清冷、孤寂。刚刚入职成为书店一员的程莲,并不相信真的会有人在半夜跑来看书。

  某天凌晨三点,程莲正趴在吧台上打盹儿,突然间门口走进来一名年轻男子,吓得她立马直起了身。男子似乎并未注意到这一幕,只是自顾自地踱步到书架前,几分钟后拿着本书找了张凳子坐定,之后便再未挪动过位置。

  不大的空间里,两个人静默无语,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直到天色清晰地亮起来,程莲收拾东西准备和同事交班,男子也终于起身,将书合拢放回原地后离开。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名男子经常在凌晨出现,有时是三点,有时是四点。程莲开始与他熟悉得有了默契,见面时会互相微笑示意,偶尔也会闲聊两句,知道了他是一名医生,刚刚下夜班或做完一台手术。

  后半夜的解放西,空气里依旧交织着喧闹与忙碌。隔着一道透明玻璃,书店里却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准备考研的年轻人埋头做着习题,扶着行李箱的中年男人随便找本书粗略地翻着,老花镜架在鼻梁上的一对白发夫妇,眯着眼将手里的书越推越远……

  在这些身影的陪伴下,程莲原先觉得无比漫长的通宵,竟也渐渐变得温柔如水。她开始捧起书,一本接一本地读,有时一遍记不住,还会抱着一本书反复地读,“我喜欢读《哈佛凌晨四点半》,里面描写通宵达旦看书的场景,和我们这家书店一样,都让人们在深夜里有了不一样的去处。”

  这两年,深夜来书店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只是程莲和同事们不再通宵值班。如今每天零点下班时,她也会好奇,那个特地从府城坐夜班车过来的医生,几个小时后会不会还和往常一样出现在书店。

9月8日晚,海口新华书店太阳城店内,店员程莲在整理图书。 见习记者 李天平 摄

  公交车司机

  见证商圈夜市的兴起

  8月31日晚十一点半,一辆夜1路公交从海口高铁东站缓缓驶出。

  拐至凤翔西路,途经红城湖、东湖,再串联起泰龙城、国贸等商圈,52岁的麦华沿着这条固定的线路在海口地图上蜿蜒出一个“凸”字,路边的霓虹灯隔着车窗一闪而过。

  一连好几站,车门开了又关,这个移动的小空间里依旧空空荡荡。“都是固定的那几个站才有人。”麦华将车停在南亚广场站,果然有几名从影院出来的年轻人跳上了车,一路上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剧情。

  深夜上车的人,大部分都是熟客。尤其路过商场或酒店时,总有一群刚刚下班的服务员,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位置结群钻进车里,塞着耳机望向窗外,或是坐在后排打起瞌睡。

  麦华用9年时间驾驶着夜1路跑完3200多个往返后,为这群深夜的乘客勾勒出相对固定的画像:年轻、工作繁忙,而这两年活跃于夜市、商圈周边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

  “前两年经过,这里还是一片黑漆漆的工地,你瞧现在每天晚上多热闹。”途经友谊阳光城时,麦华打开车门,几名女孩转身和路边的同伴道别,拎着奶茶挤上了车。

  沿着国贸绕了半个圈,车门陆续在富豪大厦、嘉陵大厦和大润发国贸店等站点打开,最终落下满车寂静。

  时针快速朝次日凌晨一点奔去,城市里的大部分人早已入睡,这名夜班司机正迎来最“畅快”的时刻。“车少了,整条马路几乎都是我一个人的。”并不熟悉白天的椰城,麦华却如同“巡更人”一般,比谁都熟悉深夜里亮起的满城灯火。

  两个小时的车程后,这辆夜1路终于抵达终点站。将车停稳,麦华趴在方向盘上小憩,等待着调度室排出他下一班次发车的时间。而在他的前后,同样停着三四辆等待排班的夜1路,司机们有的下车活动筋骨,瞪着眼睛依旧精神抖擞。

  每天晚上十点半开始,麦华和他的同事们会依次发车跑完两圈。如果幸运,夜1路的末班车会在次日凌晨四点左右驶入场站,他收工回到家洗漱一把准备入睡时,会发现窗外天边正跃跃欲试地泛出鱼肚白。

夜1线的站台,夜归乘客在等车。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便利店店员

  深夜里长存的温柔

  背着通勤包的年轻女孩走了进来,围着货架简单转了一圈,迅速抽出一盒泡面和一罐咖啡。站在收银台后的谢昕与她对视了一眼,仿佛接收到某个熟悉的信号,“有热水,我去隔壁给你打。”

  几分钟后,沸腾的热水将面泡软,女孩蹲在店里吃完后离开,就像电池跳红灯的手机瞬间满格。

  这是位于上邦百汇城对面的一家便利店,故事发生在9月1日的凌晨两点,也发生在每一个深夜。

  附近的办公楼灯火通明,清醒中透着疲惫的加班族会在深夜走进来,仿佛走进了一处深夜的“补给站”。26岁的谢昕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和头顶的灯光一起,成为附近熟客心中一抹常存的温柔。

  凌晨两点半至两点五十分,陆续有十几拨客人光顾,带走泡面、水或啤酒。他们会在结账时和谢昕聊上几句,有时长,有时短,日久天长,竟也成了深夜里默默关怀的熟友,一句老样子就知道该拿一包什么品牌的槟榔或香烟。

9月8日晚,海口市金盘路一家24小时便利店店员在给顾客结账。见习记者 李天平 摄

  不远处的娱乐场所制造这座城市夜间的最后一重喧嚣,再过一两个小时,在那里开心玩乐的年轻男女,会成为谢昕在这个通宵迎来的最后一波客流高峰,期间也夹杂着完成今天最后一单后准备回家睡觉的代驾司机,或是在附近巡逻值守的保安。

  “我们是三班倒,值夜班时会从晚上十二点一直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谢昕低头整理着货架,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深夜里打发时间的重要活动项目。偶尔也会有不速之客打破这份平静,譬如东倒西歪地闯进店的醉酒人,以及徘徊多圈犹豫不决的“可疑人”,好在都被谢昕妥善应对。

  如同深夜里的繁星,一间间24小时亮着光的便利店零星地散布在这座城市。迎着初抹的晨曦,谢昕准备与同事交接班,椰城又一天的繁华与匆忙正式开启。

责任编辑:林芳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