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 | 热作两院创业者郑一心:“凡是热作处,必有宝岛人” 我见证了茅草房里诞生的大学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只是弹指一瞬,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为此,南海网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开设“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专栏,广泛征集70张老照片、70个动人故事,通过光影世界的“时光机”,回首70年间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讲述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故事。

  我叫郑一心,海南文昌人,今年84岁了,退休前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研究员,原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

  1958年7月,我毕业分配到刚刚成立的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前身),同年,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广州迁至海南,并在海南儋县建立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这两个学院,就是很多海南人至今都在习惯的称呼——热作两院。

  一个甲子过去了,作为首批的创业者,我亲身经历了许多创业往事。这些往事,并没有随时光的消逝而忘怀,一切仍回荡在我的心中。

  9月29日午后,84岁的郑一心向南海网记者讲述了60多年前的奋斗史。中国热科院 林红生 摄

  位于宝岛新村的“草房大学”

  在远离城市的荒野上,创办一所热带作物高等学府,既无城市作依托,又无高楼大厦作校舍,同时缺少师资与教材,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刚从广州迁来的教职工,在讨论研究所和学院的建设方案时,一致同意把这片从来没有名称而已定为所院地址的热土地,正式命名为“宝岛新村”。从此,在海南岛的地图上,就有了“宝岛新村”这个位点的名称,并一直延续至今。

  初来乍到,我只看到刚刚盖好的十六个茅草房散落宝岛新村的山坡上,没有一幢瓦房,没有大门,也没有任何学院的标志。谁又能想到这竟然是一所大学?我报到后被安排在草房中住,我们与学生吃住在这里,上课学习在这里,所以,我们把这所学校称为“草房大学”。

  1958年,草房大学工地上,大家热火朝天地盖着草房。讲述者供图

  1958年,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前身)在这样的茅草房中诞生了。讲述者供图

  华南农学院派出的先遣教职工有董建华,李锦厚教务长、畜牧学黄照教授和植保学讲师朱麦拉4位,他们是分批下到海南的。

  草房上马的大学开学伊始,教室当然也只能是在草房里。除了架上块木质黑板外,什么采光、音响等教学设备全部无从谈起。上理论课尚能将就,有块黑板和几支粉笔即可;但实验课呢,就麻烦了。

  记得董建华老师第一次上植物学实验课时,学院没有实验仪器和设施,只能向研究所借了两台显微镜,用胚板制成的木桌做实验台;学生排成两列纵队入教室,依次轮流学习显微镜操作并观察细胞结构的徒手切片和绘图;董建华老师则在一旁指导、讲解,回答学生的提问。然而,不管“草房大学”当时是怎样的一无所有,老师们总能想出办法完成理论课和实验课。

  当“草房大学”遭遇台风天

  1958年9月11日,这是第一批教师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

  当年12级强台风自东而西横扫海南岛。宝岛新村也不能幸免。一些从内地来海南的教师还不知台风是啥样,算是长见识了。

  当时“草房大学”尚不供电,晚上用的是煤油灯,大家听不到天气预报,对台风的光临,一无所知,毫无准备。

  下午天气还好好的,天上云色泛红,但移动速度极快,其实,这就是台风来临的先兆。一切似乎与平常一样。可是,到了晚上,风力逐渐加大了,越刮越大,风已大到草房里的油灯也点不亮了,我们竟然仍躺在床上,没想到做任何准备。夜更深了,风也更大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天夜晚的风力超过了12级,肆虐的风雨阵阵刮来,屋顶的茅草不断地被掀开、卷走,糊墙的红泥被不断地冲掉、流走,参天大树也被吹倒、刮断,有的草房被强台风刮斜。我住的草房虽没有倒塌,但是室内漏雨透风,室外风雨交加,漆黑一团,走也不能走,卧也不能卧,只好戴着帽子坐在床上。

  有不少茅草房实际上已经倒了,强劲的风夹着大雨,将草房向南压至倾斜,越压越低,草房倾倒,近及地面,好在草房是慢慢倒下的,没伤着人。

  危急中,不少同事逃出草房。挤到旁边尚未倒塌的草房中,和别人挤着睡了一晚。当时年轻啊,除了困得慌,脑子里什么危险意识都没有。

  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灿烂,奇怪的是,昨夜被台风吹倒了的草房,经台风回南吹移后,又被扶正了过来。茅屋里被泥浆洗劫一番。当时,大家都是一穷二白,没有成套的家具,更谈不上什么家用电器,仅仅是一些最简单的床上用品和换洗的几件衣服。将这些东西拎到井边去洗洗,再晒干,也就算是抗了一场大风灾了。

  “草房大学”来了“不速之客”

  草房宿舍,四面通风,但并不透光,连白天也得点上煤油灯。房内房外都是红土地,潮湿得很。可能是因为太潮湿,新建的草房总会从顶上掉下小虫来。这些小虫究竟是来自茅草中呢,还是木条中的蛀虫呢,不得而知,反正房中满地都是虫。无奈,只能临时用破床单高高地平拉起来,权作天花板,总算好过些。虫是给挡住了,不再掉到我的头上或身上。

  草房里认真上课的老师与学生。讲述者供图

  可是,我们的草房中,经常有蛇游走。董建华老师就经历过“灵魂出窍”的惊恐。有天晚上,他住的草房墙基处钻进一条蛇,沿着墙基的木条游走而来。董老师一阵阵惊呼,幸好,他隔墙住的保卫科长钟标文同志是海南人,见蛇不怪,挥起锄头一下就把它置于死地。然后,钟科长就在董建华房门前挖了一个洞,把蛇埋了。

  不料,次日清晨,董老师刚踏出房门,那条蛇竟然再度出现在被埋的洞口!惊出一身冷汗的董老师定睛一看,那蛇因受伤过重,尽管被埋后拼命挣扎出洞口,但最后还是死了。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到1959年夏天以后,砖木结构的职工宿舍和水泥钢筋结构的学生宿舍楼、研究大楼先后建成。我当时是单身汉,被安排在二楼的小伙房里,仅能放下一张单人床。王衡、梁本恒等老师和我做邻居,几家人挤在二室一厅的房间。住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大家谁都没有怨言,为了培养祖国的橡胶与热带作物人才,大家都默默地耕耘着。

  60年代的校园。讲述者供图

  教材不足 教师自己解决

  住的问题虽然得到了初步解决,但教师、教材和其他教学设备的不足严重地困扰着初办的学院。当时,华南农学院仅派李锦厚教授和青年教师董建华、温永样等少数几位教师,剩下的师资问题则要自己解决。

  至于教材,更没有现成的。当时世界上人工种植天然橡胶已近百年,但从未建过一所正规的关于天然橡胶的高等学府,我国也没有此类高校,因此不可能有现成的教科书供参考。教学内容全得靠老师自己从国外文献与实践经验中寻找。许多老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到图书馆找资料,坐办公室写讲义,夜以继日地备课,连星期天也不休息。

  1960年,我从事热带经济作物一一可可的研究时间不长,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都很欠缺,但是,当时研究所专职从事可可研究的只有我一人。因此,学院也只好从矮个子中挑高的,要我参加《热带作物栽培学(高等农林院校试用教材)》可可部分的编写。以后,援外教材《热带作物栽培》的可可部分也由我负责编写。

  困难时期 师生开荒自救

  当年轻的学院还没有站稳脚跟,一场全国性的经济困难又迎面而来。当时国家与社会所能供应的物资十分紧缺。教职员工每人每月的口粮定量只有9.5公斤,大学生也只有11公斤。这些口粮中还配搭番薯干,有的甚至发了霉。至于食油和其他副食品也少得出奇,每人每月都很难得到半斤猪肉与食油。当年我们大都是20多岁的青年,血气方刚,风华正茂,这些口粮和副食品肯定不够吃,那时候真是饿啊!

  记得当时缺少食油,有人就用处理后的橡胶籽油炒菜;没有香烟,大家就用木瓜叶、番薯叶晒干揉碎当烟抽;没有肉吃,有的同志就拣拾非洲大蜗牛,用草木灰除去黏液后吃;还有的同志培养一种食用菌当“人造肉”。总之,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找来填肚子,并且冠之好听的名称,如把野菜、空心菜、番薯叶称为革命菜、无缝钢管、满年青等等。

  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院党委发出生产自数的号召,组织大家开荒种番薯、木薯与蔬菜,才逐渐改善了大家的伙食。虽然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但全体教职员工和大学生个个都怀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科教事业和学习中,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办确实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艰苦奋斗下,这些前进中的困难都迎刃而解了,后来成为我国独特的、唯一的热带农业科研教学中心,在橡胶与热带经济作物的育种、栽培和加工领域中均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在培养造就橡胶、热带经济作物的科技人才方面也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使“凡是热作处,必有宝岛人”成为现实。

  1988年,郑一心(左三)与同事们参加“迁所建院”30周年大会。讲述者供图

  讲述人:郑一心(退休前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

  讲述时间:2019年9月29日

  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