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0月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姚皓 通讯员 范雁) 10月1日,海口椰海大道正式通车。这是海口在市政道路改造项目中首次使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该技术可提升道路的抗车辙、抗裂、抗疲劳性能。此外,椰海大道全线都采用“一体式防沉降井盖”,有效解决了传统普通井盖遭受碾压后发生下沉、松动,导致行车颠簸、噪音扰民等问题。
椰海大道位于海口中心城区南部,沟通长流组团、中心组团和江东组团,为全市“四横七纵”快速路网之一,是海口市东西向的一条重要交通主干道。
2016年,海口启动了椰海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至2018年春节前后地下综合管廊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交通导改需要,对原道路产生了一定破坏,根据海口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海口市市政管理局于2018年底启动了椰海大道道路改造工程。
据了解,椰海大道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分为东、西两个子项目,以丘海大道为界,东至龙昆南路,西至规划长天路,全长10公里。椰海大道改造以恢复既有原有道路横断面为基础,对道路路面、排水、照明、监控、道路交通组织进行改造优化。主要改造内容包括道路破损板块破除重建、路面病害处理后加罩沥青,对管道缺失或者破损的地下雨污水管网进行恢复或者重建,对全线照明工程进行提升,对全线交通工程予以恢复重建、完善,对中央绿化带和机非隔离带回填绿化种植土等。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应力吸收层是一种沥青混合料,常用于水泥砼加铺沥青层使用,由细集料、矿物填料和高弹性聚合物改性沥青胶结料组成,成型后密实、黏结力强、不渗水,与水泥砼基层之间的结合性能良好,能随着基层的变形而变形,并且具有优良的自愈能力,对沥青路面抗反射裂缝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椰海大道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道路车流量大不能封闭施工、管廊建设对道路断面影响大、道路管线复杂迁改难等客观施工困难,项目一度推进困难。
今年8月起,椰海大道改造工程进入提速阶段。为加快建设进度,道路施工单位克服重重困难、昼夜赶工,加倍投入施工人员、机械,全线日均安排施工人员近千人,投入机械近百台,通过24小时不间断施工的方式,全力加速道路建设。不断细化现场施工管理,缩短了施工周期,为椰海大道“十一”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