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罗山森林公园湖边,一个大家庭正在自拍。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陵水10月3日消息(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宁A、陕A、青A、闽B、赣A、粤A......10月2日下午,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内,停满了各式自驾前来的车辆,来自全国不同省份。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公园经过两年的闭门修建,重新开门迎客。一大波寄情山水的资深玩家锁定吊罗山,第一时间预订了景区的客房,扶老携幼,来到这里亲近清冽的山泉水,观赏浓阴蔽日的热带雨林,夸张地进行深呼吸--这里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平均高达7000多,是大都市的20多倍。国庆假期,来自全国的游客们纵情山水,享受美妙的“醉氧”时刻。
石睛瀑布整体落差约50米。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摄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海南东南部,总面积56.9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6.26%,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共有2100多种。有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小爪水獭、蝴蝶树与一些珍稀树种是吊罗山独有的。公园地形复杂,小气候多样,水资源充足,群山中潺潺而下的山泉水,符合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
陵水县城距公园入口约30分钟车程,公园内新修建的旅游公路路况好,路随山形,在密林间延伸。道路上的标志标线完备,让驾驶很轻松。
今年4月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在这里挂牌,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吊罗山的热带雨林植被格外茂密,沿游客驿站的亲水平台向山里进发,拾级而上,像步入一个绿色的植物隧道,一株株树木挂着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它们的名称、科属:樟科的钝叶新木姜子,树皮是浅色的;棕榈科的海南轴榈叶片绿得透亮;大戟科的粗毛野桐的树干又细又直,典型的雨林植物特点;珍贵的青梅树,它的科名是龙脑香科,每百年才长一寸多,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蝴蝶树的种子飘下来时,像蝴蝶一样,只有吊罗山才看得到喔。”“林二代”梁宜文在吊罗山森林公园科研生产科工作,他熟悉公园内的全部2000多种植物。当天下午,当他指着路边的“两面针”草本植物给游客人看时,大家发出惊呼,“两面针,就是叶子两面都长着刺啊!”
边走边看,热带雨林特有的植物生长现象逐一出现在路边,“倒树再生”、“绞杀”、“互生”,蕨类植物生长在高大树木身上,高高悬在半空中,形成了独特的“空中花园”......在梁宜文的指点下,雨林变得更加有趣,很有看头。
两面针,它的正反叶面上,都长了细细的针。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摄
在满眼绿色中行进,脚下是湍急的河水。南喜河与吊罗河汇集后,成为陵水一带的饮用水源地。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格外清亮,却是彻骨得冷,山水相连,互相依偎,共同释放出沁人心脾的负氧离子,形成闻名海南的“梦幻雨林,百瀑吊罗”的景观。海南省吊罗山林业局、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欧疑云曾经带队测试负氧离子的含量,最高值曾达到12.5万个/立方厘米!
有山有水有令人沉醉的空气,国庆节前,省内外一大波玩家早早预订了公园核心景区的房间,“一直到10月8日,这里都没房了。”吊罗山森林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挺兵告诉南海网记者,作为海南最资深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一直受到铁粉们的关注。
吊罗山森林公园里,针叶林也能生长。加勒比松掉落在地上的松塔吸引游客捡拾。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摄
国庆节打开山门迎接客人,吊罗山森林公园将林场职工1971年修建的69间房屋进行了改造,修旧如旧,从外面看,是一排排旧式平房,走进去,却是满屋的杉木香,地板与墙面全用杉木装修,配备了崭新的家具家电与卫生间设备。房前有森林,房后有湖泊,有溪水,可以爬山,可以呆坐,尽情深呼吸。
从陕西西安前来旅游的舒老汉快八十了,在女儿女婿的精心安排下,老人成功避开了国内热门景区的人山人海,来到吊罗山体验了一把纯绿色休闲之旅。
“我是林二代,公园里的这些老树看着我长大的,这里的几辈林场人一生都在为保护区里的动植物服务。我们会认真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梁宜文观察着一株大足观音坐莲的长势,一边自言自语着。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