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大学新生入学。独自面对新的学业和生活,大学生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通讯员 刘晓聃
国庆长假后,海南一些大学生发现自己本月生活费已经严重超支,纷纷自嘲接下来只能“吃土度日”。此前,一名大一女生关于生活费的求助帖也曾引发热议,她希望母亲每月给自己提供4500元的生活费。遭到拒绝后,她感到很委屈,认为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多少才算够,怎么花才合理”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海南多数大学生每月花费1000—2000元
海南日报记者近期走访海南多所高校学生后发现,大部分学生每月消费在1000—2000元,部分学生每月花费在2000元以上。
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张嘉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每个月的生活费约为2000元,主要由父母提供,部分是自己的打工收入,“我身边的同学每月生活费跟我差不多。”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王则超说,“两年前,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000元。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我现在每月的生活费也增加了几百元。”
移动记账APP挖财记账发布的《2019大学生消费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校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超过2000元。
“一般来说,每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可以满足大部分大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如果每月向父母要4500元的生活费,就有点任性了。”三亚学院一名新生家长说。
大学生生活费花在哪?男女生消费有别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每月生活费是1500元,主要花在吃和玩上。”海南大学学生利佳尧(化名)说,“除了一日三餐,我每个月还会付费购买一些网络游戏装备。”
与利佳尧不同的是,海口经济学院大四学生小箐除了必要的餐饮开支,还有一部分生活费用于旅游和美妆消费。
除了基本生活所需,有些大学生每个月还要参加教育培训。“我本科毕业后想到英国留学,现在每个月都会参加英语培训班,有时候一个月3000元都不够花。”我省一名大四学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在校大学生中,女生和男生在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非必要支出领域上的消费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女生在服饰鞋包、护肤彩妆等日化用品方面的消费需求比男生高,而男生在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爱好上的支出比较高。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高消费问题引发热议,一些大学生存在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等问题。采访中,多名大学生坦言,很多消费都是冲动消费。如今,移动支付手段越来越便捷,商家也经常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不知不觉生活费就超标了。
生活费超支了怎么办?受访大学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们会使用“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在线消费金融产品进行支付。也有大学生通过兼职打工赚取部分生活费,个别学生甚至通过非法“校园贷”借款。
专家建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已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功名认为,大学生生活费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城市物价水平不同,生活费肯定也会有差异。“除了食宿支出外,大学生平时还有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培养、教育培训等费用支出。”
王功名认为,针对大学生的生活费问题,家长和孩子要增进沟通、取得共识。家长应根据孩子所在城市的物价水平、学业所需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相应标准。同时,要引导孩子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大学生应该遵循‘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避免盲目跟风、过度攀比。”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工办主任王飞说,大学生还要避免情绪化消费,提前做好消费规划,学会理性消费,避免出现“月初富足、月末拮据”的现象。
王飞提醒,家长应对孩子的日常消费情况进行适当监督,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关系,防止孩子落入非法“校园贷”的陷阱。
大家谈
1 就个人经济状况而言,大学生是一个极为尴尬的群体——年龄上已经成年,经济上却并未独立。他们既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任性地让父母买这买那,也不能像职场人士那样任性地花自己的钱。对于由生活费引发的代际冲突,大学生更应自知、自省,当自己尚未实现经济独立时,花钱总要以不给父母添堵为底线。
2 与其关注大学生每月花多少生活费,倒不如关注大学生用这些钱做了什么,是基本需要、合理扩展还是攀比消费?那名大一女生向母亲要4500元的生活费,给出的一个理由是同宿舍其他同学花费多,这就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大学生应结合家庭的经济状况、城市的消费水平以及自己的实际需要,将每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如果大学生能够理性消费,把生活费用于生活必需和提升自己上,家长可以按需供给。并不是每月花2000元就是节约,花4000元就是奢侈。
3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提供,能自己挣钱的人寥寥无几。月初挥霍无度、月末四处借钱,会给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防范社会奢靡之风侵袭校园,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教育和引导。
原标题:大学生活费每月多少才算够? 专家:树立正确消费观,提前做好消费规划
责任编辑:曾令瑾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