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打安镇南达村村民改变传统观念 建起无害化厕所

  白沙打安镇南达村村民改变传统观念,建起无害化厕所

  生活好过了,厕所改造也要跟上

  ■ 海南日报记者 孙慧

  “现在生活好过了,家里房子盖得宽敞了,厕所也不能差!” 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南达村木瓜村民小组的橡胶林旁,村民李珍丽打开自家房屋里的厕所门,里边抽水马桶、水龙头、梳洗台、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地板擦得干净整洁,门口还放着几双拖鞋。“生活变好了,我们也懂得讲究卫生,厕所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厕所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注之一。李珍丽认为,厕所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家庭条件是好还是差。几年前,还是贫困户的李珍丽一家人居住在破旧的瓦房里,由于家里贫穷,连新房子都没有钱盖,更别提建厕所,全家人一直和公公一家共用一个厕所。后来,享受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李珍丽家盖起了新房子,丈夫张文策外出打工每个月有工资收入,孩子上学也有了一定的补贴扶持,全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据了解,这两年来,在驻点扶贫单位省人民检察院、海南电网的扶持下,南达村翻修拓宽村路、进行危房改建、铺设污水管网,村庄容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观念也有了改变。“以前,大家不太愿意在家里面建厕所,现在观念逐渐改变了,更加注重卫生,越来越多的人把厕所建在家里面。”南达村村干部林景说。

  村民谭小玲对村庄的变化深有体会。“以前我们家的厕所和厨房是建在一起的,后来感觉厕所和厨房建在一起确实不太卫生,等家里新建房子的时候,就把厕所跟厨房分开了。”谭小玲带着海南日报记者走访自己的新家,指着厨房里的洗菜水槽说,现在安装了污水管网,洗菜、洗米的水可以通过管网排放了,不用直接倒在地面上。

  南达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郑德怀介绍,村委会已经对全村404户村民的厕所建造情况进行摸底,督促还未进行无害化厕所改造的村民进行厕所改造,对符合申请改厕补助条件的,及时帮助其完善材料,申报改厕补助。“等再过一个多月你来我们村,会看到变化更大!”

  (海南日报牙叉10月11日电)

责任编辑:肖秀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