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扶贫榜样 传递扶贫力量
编者按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今年9月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共有140个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获奖。其中,我省3名个人和1个单位喜获殊荣。本报今日刊登全国脱贫攻坚奖海南省获奖者及获奖单位的先进事迹,希望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行动起来,勠力同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郑岗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奖者郑岗:
艰苦创业摘“贫帽”
个人档案
男,汉族,38岁,群众,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林村村民
主要事迹
郑岗从小患石骨症,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父母年事已高且均患慢性病,家境贫寒。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不等不靠,选择艰苦创业。2017年,他借2万多元开办椰壳佛珠加工厂,订单很多,当年就还清了债务,实现脱贫。2018年,郑岗与他人合伙成立文昌椰城灵珠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类型扩展到多个方面,通过网络直播宣传,月销售额达20多万元。他还创立文昌东郊鼎椰农民合作社,从事椰青加工。在扶贫干部的教育引导下,脱贫致富的郑岗,没有忘记那些贫困乡邻,他的加工厂吸纳近20名附近的村民及贫困户就业,有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还以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到公司获得分红。因脱贫事迹突出,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专门邀请郑岗为全省贫困户介绍致富经验。郑岗还受邀在“感恩奋进·志智双扶”论坛上,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罗新增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罗新增:
探索创新为扶贫开良方
个人档案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海南省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
主要事迹
罗新增挂职以来,力推全国首例橡胶收入保险落地五指山市,为全市39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畅好乡胶农的3.94万亩天然橡胶提供价格保险,2018年获得橡胶价格保险理赔274.6万元,全市橡胶产量增长约30%,该做法也成为海南省总结推广的试点经验。他深入全市59个行政村调研100余次,积极研究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牵头完成《五指山创新型县建设方案(2018—2020)》,促成五指山市成为海南省唯一被列入科技部“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名单”的城市。他牵头制定并实施的五指山市《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意见》《知识产权扶贫鼓励办法》和《海南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学院(五指山)建设方案》,为五指山科技扶贫作出突出贡献。
隋耀达
个人档案
男,汉族,43岁,中共党员,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主要事迹
2014年10月,隋耀达主动申请下乡扶贫,在共村一干就是4年。他曾发誓:“共村不脱贫,耀达不离开。”他自掏腰包带着党员干部和贫困户100多人跑遍全省10多家羊场考察牧草和黑山羊产业。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成立的共村巾帼养殖专业合作社,黑山羊数量由当初的100多只发展到700多只,产值近60万元,62户贫困户实现分红收益良性循环。他在扶贫工作中无私无我,捐款捐物累计折合人民币10万元。2016年7月,他动员爱人辞掉了工作,举家从海口搬到200多公里外的共村,让父亲和妻子都在养羊场义务工作,女儿在镇里上幼儿园,一家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编外”村民。2016年底,共村实现整村脱贫,62户232人摘掉了贫困帽子,如今共村的村容村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典范,隋耀达成为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继续坚守在扶贫一线。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获奖单位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社会扶贫处:
统筹协调“爱心消费”助力脱贫
主要事迹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社会扶贫处作为消费扶贫主要执行部门,统筹协调省供销联社、南海网、省商务厅等相关单位,探索将慈善行为与消费行为相结合,以“海南爱心扶贫网”为线上平台,以“爱心扶贫大集市”为线下载体,拓宽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2019年上半年全省消费扶贫销售总额达到7011.32万元,受益贫困户数8.24万户次。其中,海南爱心扶贫网线上销售金额978.44万元,网站累计注册人数10.91万人,在售商品数403种;各市县组织各类线下“爱心扶贫大集市”881场次,扶贫产品交易金额3023.58万元。目前,全省已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
(本版策划 申易 本版撰文 申易 士心)
责任编辑:谢军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