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金名片”擦亮“金招牌”,海口秀英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空气好、环境好、有特色,让人很享受这种田园的慢生活。”10月23日,来自湖南的游客肖湘带着家人和朋友一行4人,来到秀英区永兴镇的沐心石屋民宿,她说,随手拍几张照片发在微信群里,没来过的朋友看了都很喜欢这个地方。

  秀英区深入挖掘整合火山地区农业资源,按照“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大片区、四个特色、五大保障”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群众需求导向,切实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同时,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乡村旅游,挖掘打造秀英特色餐饮品牌,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打造秀英乡村振兴的典范。

  用好“民宿+”名片,激活乡村多元经济

  秀英区充分利用辖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找准特色优势,积极做好“民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带热旅游经济,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古朴的火山石屋、三角梅簇拥的院落、创意的特色摆设……走进永兴镇儒张村,一座座民宿掩映在绿树之中。秀英区依托当地400余年的火山古村,整村推进打造乡村石屋精品民宿。如今,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开始聚集人气,焕发新的生机。

  “第一次来到儒张村,就被火山石的年代感、沧桑感所深深吸引,觉得很适合‘隐居’。”沐心石屋民宿负责人吴增兵说,儒张村地处火山地区,拥有独特的羊山文化,而且是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民宿产业,大有可为。

  据介绍,作为秀英区旅游扶贫项目,沐心石屋民宿项目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农户将闲置的房子或土地进行租赁,每年有保底分红,并且项目可创造近100个工作岗位,就地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不干农活时就来这里打工,家里多一份收入。”儒张村村民吴爱华说,在民宿里打扫卫生、干水泥小工等,一天可获得150至300元不等的收入。

  近三年来,秀英区全力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先后投入省、市、区资金4000多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厕所改造”、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推进环卫一体化向农村覆盖,实现乡村内外兼修,做到“面子”和“里子”的和谐统一,美社村、美富村、三卿村、昌道村、冯塘村……一个个散布在绿水青山间的美丽乡村,正变成百姓宜居、宜游、宜业的美好新家园。

  2019年以来,秀英辖区内民宿共接待游客约5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3.46%;总营业额收入约957.68万元,同比增长16.71%,多元化的乡村特色民宿,逐渐成为秀英旅游又一张“金名片”。

  打响示范区项目招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是产业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

  今年2月,秀英区提出了“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大片区、四个特色、五大保障”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统筹推进,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乡村旅游产业。永兴镇作为三大片区之一,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建设以电商扶贫中心和儒张村沐心石屋为核心的荔枝花海经济旅游带和以冯塘古村、湿地和冯塘绿园为核心的冯塘村乡村振兴示范区。两个示范区已被纳入2019年秀英区政府投资项目,合计安排财政预算为4700多万元。

  10月13日,永兴镇冯塘村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开工建设,将通过打造永兴镇罗经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终实现该区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项目开工对我们来说是件大好事,相信以后会带动我们村民经济发展,走上致富道路。”永兴镇罗经村委会冯塘村村民小组组长冯在福笑着说。

  10月24日,市政协副主席、秀英区委张霁书记深入永兴镇、石山镇项目一线加快冯塘片区、福安村黎药园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详细询问项目建设中存在哪些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要求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树立帮助项目就是帮助发展的理念,全力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各项问题,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教育引导当地村民要大力支持配合项目建设,实现企业、农户和政府三方共赢、互惠互利。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未来,秀英区不仅要积极协调项目建设单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打响秀英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金招牌”,也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聚精会神打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土文化等“三张牌”,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韵味感写得更足,让改革红利的“质感”才会更强、群众体验感才更有温度。

原标题:用好“金名片”擦亮“金招牌”,秀英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责任编辑:符金花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