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 | 我的父亲梅同现:“两院”迁所的先遣队员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只是弹指一瞬,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 美好。为此,南海网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开设“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专栏,广泛征集70张老照片、70个动人故事,通过光影世 界的“时光机”,回首70年间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讲述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故事。

  我叫梅苑莹,现已退休,在湛江居住。我的父亲梅同现生前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副院校长,研究员。父亲是广东台山端芬人,毕业于华侨大学, 学的是电机工程专业,后转行从事高分子聚合物物理专业的科学研究。

  梅同现毕业于华侨大学。讲述人供图

  我眼中的父亲是严厉的,他总是很忙碌,半夜他的书房经常亮着灯,父亲总是不停地写东西、看书。他很少做家务,陪伴我们兄妹三人的时间也很少。

  1987年,62岁的父亲从“两院”副院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他工作的轨迹是广州-儋县(今儋州)-湛江-海口,在“两院”工作了整整35年。

  父亲工作中的一些难忘经历,是他在偶尔的闲暇时光讲给我们听的。与父亲一道为祖国天然橡胶事业开疆拓土的老科学家们,现在大多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那辈人“听党的话跟党走”,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对国家爱得深沉,他们身上光芒万丈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父亲在广州工作的岁月

  1952年,27岁的父亲在广州参与筹建中国天然橡胶研究所,研究所最初的名称是“特种林业研究所”,对外保密。刚工作时,父亲跟着苏联专家一起工作,1953年下半年,转到化工部的机械物理室工作。

  大学毕业后不久,梅同现在广州留影。讲述人供图

  当时,自1952年开始大规模种植的橡胶树即将开割,化工部面临的任务是在加工工艺和设备上为生产部门提供技术准备。当年,这任务异常艰巨。

  当时化工部人员约50人,大多是未满30岁的年轻人,其中20名技工和试验室辅助人员,均未从事过橡胶工作。依靠化工部全体人员不懈努力,1958年,终于为橡胶开割后的产品加工,在工艺技术和设备上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取得了两项重大成果:

  第一个成果是设计和制造了插板式凝固槽,对滚筒组合的电动连续压片机,设计建造了洞道式温度受控烟房。1955年,化工部在儋县联昌试验站设厂进行生产性试验,为之后农场建设烟片加工厂提供了样板;

  第二个成果是完成了新产品浓缩胶乳加工的研究试制并取得成功。父亲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国外浓缩胶乳加工主要是使用专用离心机的,但当时我国不能生产这种离心机,研究所也没有这种离心机。胶乳室采用膏化法工艺路线进行研究,取得试验室试验成功后,所里派出4名科研人员与北京工业研究所共同协作,首次试制成功国产能把气象仪器带上1.5万米高空的探空气球,此外,避孕用的安全套、子宫隔膜的试制,研究初期都是在研究所开始的。我国第一家胶乳制品厂国营第11橡胶厂在广州建设时,研究所也派人协助。”

  1953年,梅同现在广州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时留影 。讲述人供图

  1958年前,研究所的地址在广州,科研人员要经常往海南跑,那时到海南去可以说是一次艰苦跋涉,乘船近40个小时,晕船就像生场大病,途中要在阳江、湛江和海口各宿一夜,第四天才能动身到农场或联昌试验站。出差时必须自带全套卧具,所到之处的招待所,只提供床板,连草席也没有。走山路是避免不了的,必须带上军用水壶,还有预防疟疾的百乐君药片。

  1955年至1958年,研究所进行烟片和浓缩胶乳生产试验,工艺室和胶乳室的科研人员,每年都是橡胶开割前的3月份到海南联昌站,直至橡胶停割的十一二月份才能回到广州,大家都是年头出差年尾回。

  父亲说,当年条件艰苦,但没有任何人因为怕苦怕累而逃避,大家争抢着到海南儋县的联昌生产基地去。

  “两院”从广州下迁儋县 父亲是先遣队员

  1958年初,上级作出从广州迁所海南儋县决定。研究所以破釜沉舟的气概,一声令下立即停止日常工作,全力投入到迁所建所工作中去。

  迁所和建所两个工作组立即建立,前者负责图书、仪器设备等的拆卸装箱付运,后者到海南那大负责建所,其余职工也立即迁去联昌站。家属小孩原本是暂留广州待宿舍建好才搬迁的,但后来要在儋县创办的华南化工学院当年就要招生开学,家属小孩在8月份就火速迁到海口市,寄居海口市海军招待所。

  我父亲被安排在建所工作组,1958年3月就随武树藩副所长到联昌。大概在4月份,先遣队员住进刚搭起来的茅草房里开始搞基建。不光是建所,还要建学院,学院9月要开学。研究所职工挤在小小的联昌站,受优待的教授也要两对夫妇挤住一个房间,还有留在广州的一帮家属小孩也必须在开学前搬来,即使是首先解决宿舍基建问题,任务也格外艰难。

  但是,全所人盯着目标拼命干,当年8月,第一栋平房开始动工建设,很快十多栋教室、宿舍和食堂建成,被誉为“草房大学”的学院如期开学了。

  我母亲是位医务工作者,在广州海关检疫所工作。当年,为了支持父亲工作,母亲只得放弃那份优厚的工作,调入“两院”工作,依然从事医务工作。

  1958年8月,外婆带着我们兄妹三人到达联昌,我就在院附小开始读书。

  缺电少水 糙米寡菜的科研岁月

  60多年前,单位承担着很多社会功能,研究所迁到儋县之后,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突出,几乎所有的社会功能都由单位包起来。

  1958年底,迁所工作初步就绪后,基建科取代建所工作组,我父亲被安排到附属工厂任厂长。附属工厂由发电厂、机械修配厂、木工厂三个单位组成。因而,也有难忘的“办社会”的体验。

  到海南第二年,1959年,科研人员每月的口粮降为19斤米,不仅米粮比当时广州配给量少了几斤,而且广州每人每月还有几两油、半斤肉,海南全都没有。

  很快,不知什么原因,海南不再供应大米,改为供应稻谷,附属工厂需要派车到农村去运回来。所里十万火急从广州弄回一台小碾米机,把碾米任务交给我父亲。厂里近百人,没有一个会碾米的,我父亲更是连碾米机都是第一次见到,虽说技术并不复杂,但也够折腾人了。

  碾米机实在太小,很难应付几千人的口粮需要,厂门口经常有生产队来的牛车在等米。何康院长心急如焚,不时来过问,有时一日来两次。我父亲说,那时他“哪敢怠慢,狼狈得一言难尽”。

  迁所海南之初,联昌无法保证24小时供电,试验大楼只得上班时供电,下班时停电。间歇供电无疑对试验室工作影响很大,工作效率就降低许多。有些连续4小时以上的试验就不能做,积存下来的试验多了,会连续供电集中做一次。

  至于供水也是艰难,有个贮水20吨的水塔,试验室供应还可勉强满足,但宿舍每日只供一次水,家家户户自备水缸储水,大家用水总是特别节约。

  1964年下半年,国家农垦部作出了在湛江市新建立以加工系为主体的、直属农垦部的“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的决定,又一次搬迁来临了。

  我小学毕业时,父亲调往湛江市加工所,我也随他去了湛江市。

  1972年夏天,我父亲从被下放的农场重回加工所工作。

  1974年“两院”体制开始恢复,研究工作逐渐走向正常。我父亲发现国外天然橡胶加工已出现拥有了里程碑意义的大变革。不把胶乳凝块压成片状而破裂成粒状,干燥使用燃油加热的热风干燥,加工效率比传统工艺高很多,生产周期比传统工艺大为缩短。我父亲带领加工所的科研人员,奋起直追。

  1979年,加工所的试验研究成果在北京召开的国家鉴定会上获得通过,所提交的橡胶分级标准成为部颁标准。这是加工所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它使我国天然橡胶加工工艺重新追上国际步伐。

  到20世纪80年代,加工所制定的《国产标准胶分级标准》(部颁标准)升格为国家标准后,其中“杂质含量测定方法”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为国际标准方法,这项国家标准还获得国家标准化奖一等奖。

  不久后,我父亲担任了副院校长,他独自一个人回海口工作,直至退休。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1年了,每当我凝视老照片,风流倜傥的父亲,温婉美丽的母亲,我总是把他们与那个火热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父母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橡胶事业。

  来到海南后,梅同现与妻子在研究所新建成的试验楼前合影。讲述人供图

  讲述人:梅苑莹

  讲述时间:2019年11月7日

  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吴婵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