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比+家访 控辍保学儋州有妙招 四年内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

  “控辍保学要做到‘一个不落’,离不开数据对比和家访,也离不开教学质量的提升。”11月12日,儋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主任羊良珠表示,为了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在每个学期开学期间,儋州教育部门就组织工作人员对建档立卡户、特困户和低保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进行“自上而下”拉网式核查,通过贫困户大数据对比确认适龄儿童在读情况,再组织“万名教师访万家”的家访活动,开展辍学学生劝返工作。

  大数据对比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2019年秋季学期,辍学4人,已劝返3人,剩下一人在跟进中……”儋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小贾正在整理最新的数据。她说,自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以来,控辍保学工作就在进行中,基础教育科对接儋州扶贫办、民政等部门拿到建档立卡户、特困户和低保等数据,再逐一对比适龄儿童在读情况。

  羊良珠坦言,从2016年秋季开学起,儋州重点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至今年春季开学,没有一名学生辍学,所有“厌学”的学生全部劝返,回到学校就读。4年来,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

  “今年秋季开学,全市266所中小学、一所职校向基础教育科报送学生就读人员名单,一共127071人,其中,贫困家庭子女12536人。工作人员经过数据对比,发现有1699人没法查询到就读情况。随后,基础教育科将数据发放到各乡镇各学校,各级联动,最终确认有4人出现辍学情况。目前已劝返3人。”羊良珠说,从数据对比到乡镇核实,用了两周时间。“因诸多原因,一直没有找到这名辍学的学生,我们继续做工作,确保该学生尽快返校就读。”

  此外,记者了解到,由于视力残疾、智力残疾等原因不能在校的适龄儿童、少年,儋州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所在辖区学校可采取送教上门、办理休学、暂缓入学等措施,满足这类学生接受教育的愿望。

  教师到辍学学生家中家访,劝学生回校就读。 儋州市教育局供图

  “万名教师访万家”让“厌学”学生返校

  “学生辍学,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厌学。”羊良珠说,一直以来,如何劝返厌学学生,让其返校就读,一直是儋州市教育系统研究的课题。2018年春节期间,儋州教育系统全面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组织教师进村入户,对帮扶的学生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励志教育等工作。

  羊良珠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今年3月春季开学,儋州西流中学八年级某学生在开学过后,迟迟不到学校报到,学校方面经过了解情况,知道其家庭为农村家庭低保户,家庭生活条件十分困难。而该名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对此,该校校长、学生班主任、老师轮番到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并联合当地镇政府干部和村干部入户进行动员劝返,最后该学生深受感动,愿意回到学校继续就读。

  “我们制定了‘一生一案’劝返计划,首先,贫困家庭子女辍学,帮扶责任人就是第一劝返责任人。而我们在确保适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规划人生道路。”羊良珠表示,有一些厌学的学生,不想回到原来的学校就读,想学技术。为此,儋州教育部门在儋州市职校开办初中班,在确保适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同时满足他们学技术的愿望。

  顶岗交流 资源共享让学生不“厌学”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儋州市教育部门经过多次研究,认为主要存在教学质量、教学资源等问题。对此,2018年4月,儋州市教育局召开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均衡配置工作现场会议,决定从2018年8月秋季开学前,统筹安排市域内富余教师的顶岗交流,解决各学校学科教师紧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师资均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生成绩跟不上,慢慢就会有厌学情绪。所以,儋州开展顶岗交流活动,就是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得懂跟得上。”羊良珠向记者分析,大部分辍学的学生主要分布在八年级,因为之前的知识基础没有打好,上课没法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慢慢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到该学校来,主要是将松涛中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带到儋州市第六中学,两所学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2018年9月,儋州市松涛中学历史老师黎明燕来到儋州市第六中学开始定岗交流。她说,儋州市第六中学前身的儋州市和庆中学,是一所乡镇学校,学校教学质量、学生文明礼仪都要逐步抓。

  记者了解到,儋州教育系统开展顶岗交流活动,就是要通过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在办学、管理、师资、文化等方面帮助被帮扶学校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干部教师队伍,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两年多时间以来,儋州市第六中学学生精神面貌、文明礼仪以及学习成绩都有了提升。今年秋季开学,没有一名学生辍学。”黎明燕说,她在儋州市松涛中学期间还任团委书记,到儋州市第六中学后为挂职副校长,主要是配合校长抓教育教学方面。两年时间,两所学校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同课异构”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开展各类讲座活动,逐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11月12日讯 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