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五指山市畅好乡什哈村内,漫山遍野油茶花盛开,伴随着阵阵山风,缕缕幽香入鼻来。走近一看,那白色的油茶花旁,一个个金色的油茶果在冬日暖阳下摇曳生姿。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什哈村民的脸上。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今年,辛勤种下的油茶将通过加工制油等方式,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这一切的改变,还得从今年3月一批人的到来开始说起。
和祥进(右一)到农户基地了解油茶种植情况。通讯员 周岁佳 摄
什哈村地处山区,距离五指山市区约22公里,交通不便。今年3月,五指山市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和祥进,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和其他两名队员一同来到了村里。
“这是我第一次到农村工作,刚开始心里也没底,不知道乡村振兴要从哪里入手。”望着那条弯曲的盘山路,和祥进和队员们犯起了愁。
什哈村油茶加工厂房即将投入使用。通讯员 周岁佳 摄
经过长时间走村入户拉家常,和祥进等人对什哈村的基本情况已经有所掌握,发展产业项目的思路也慢慢清晰了。
“什哈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其他的经济作物如橡胶、芒果、槟榔等产量不高,但却非常适合油茶生长,而且村民有种植油茶的基础!”和祥进说,经过初步统计,什哈村种植油茶的面积约有2600亩,但是油茶的销路和价格并不稳定,这成为乡村振兴工作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多次走访调研后,建设油茶加工厂的想法开始在和祥进的脑海中浮现。“原来村民收果后要么直接卖鲜果,要么晾晒后卖干果,经济收益较低,而如果加工制油后,每斤大概可以卖到300元!”
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队员和畅好乡的大力支持,乡政府将此项目列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总共投入60万元作为建设资金。目前,加工厂已经基本完成建设,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很快将投入使用。同时,和祥进还鼓励带动申请注册油茶商标、搭建拓宽电商渠道,旨在帮助什哈村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村里现在挂果的油茶约500亩,年产量约10000斤生果,后续产量将逐年提升。”站在即将建成的加工厂房内,和祥进指着榨油机器说道,“我们预计初期的年产油量可以达到2000斤,按市场价格油茶300元/斤,每年油茶产业的收益将达到60万元左右。”
相较于国内其他油茶产区,什哈村的油茶规模并不大,但和祥进却把它当作孩子一样精心照顾。“什哈村油茶产业升级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加强油茶的种植管理也我们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和祥进介绍,今年6月,他积极利用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为什哈村117户贫困户争取到优质油茶肥351包,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油茶种植管理的培训力度,进一步确保了油茶的挂果产量,为油茶的科学管理势头打下良好基础,为乡村振兴孕育全新希望。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五指山11月13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通讯员 周岁佳)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