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评| 生僻名字用不了 不是老百姓的错

  【新闻背景】

  浙江宁海严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念大四,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原本是很高兴的一件事,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过程中却发现,这个名字没法录入系统。怎么办?这段时间,严女士因为女儿的这个名字,被折腾得够呛。名字改不了,报名报不上,好不容易获得的研究生保送名额有泡汤的风险。

  焦急不已的严女士担心女儿今后继续求学、就业,名字带来的麻烦会越来越多,“我现在觉得很对不起女儿,给她造成这么大的麻烦。”

【媒体评论】

四川在线:名字带生僻字影响保研,这板子该打向谁

  据了解,常用汉字大概6000多个,而公安人口信息库专用字库有7万多个,但教育部门、银行、航空公司、房产等部门,却没有同步使用这套字库。

  严女士在不违反法规的情况下,给女儿取带“頔”字的姓名,这是公民的权利,而老师要求严女士女儿去改名字,以及公安部门按规定不允许改名等也看似有理。但问题不在严女士、公安部门,而是在其他部门。因为早在2016年7月,公安部召集工信部、人社部、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7个部委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

  遗憾的是,各用证部门并没有及时更新数据库。当然,为了更方便生活和工作,人们在取名字时也要尽量使用常用规范汉字。但像頔(dí)字,既然已被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就证明是在符合规范的字库里。而公安部门的字库里已经有简体的頔字,那么问题显然出在了相关部门没有把这样的生僻字收录。

  可见,名字带生僻字影响保研的板子打给谁,已经很清楚了。家长有权利给孩子取带有生僻字的名字;公安部门的体统里已有这些生僻字,恰恰是因为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系统,这才是影响严女士女儿保研的根本原因。由此,各相关部门还是应该主动有为,不能因为生僻字用的人少就不重视甚至无视。“群众利益无小事”当时刻牢记在心。

中青评论:名字里有生僻字保研受阻,只能改名吗?

  目前,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已收录的汉字数量达到7.2万余个。一些姓名中存在生僻字的公民之所以能够报户口,得益于公安机关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既然名字已完成户籍登记,印在身份证上,那么就是法律承认并认可的姓名,公民的相关权利就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问题在于,除了公安机关,其他关系到公民日常活动的系统,并没有收录那么多汉字。在政务办公全面实施无纸化的时代,无法在计算机系统内录入汉字,就意味着姓名无法被系统“承认”。

  症结已经找到,答案就呼之欲出——那就是教育、交通、金融等关系到公民生活的部门,全面对接公安机关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收录户籍系统里的所有汉字。如此,就不会存在身份证上能够呈现的名字,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无法通用的尴尬了。

  目前,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往往采取劝导的办法,希望公民避免在姓名中使用生僻字或者让其改名。但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取名对每一个公民而言都是件大事,在传统文化中历来占有特殊的地位。无论是出于对生僻字特殊含义的偏好,还是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名,都是合理且应当被尊重的理由。这也导致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出于好意劝导时,显得“理不直气不壮”。

  有人难免会质疑,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生僻字还有很多,甚至存在“生造字”的做法。如果为了姓名中出现的生僻字而不断扩充字库,岂不是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其实,既然姓名用字已由计算机系统管理,那么更新的成本完全可以得到控制。

  从长远来看,制定并出台一部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并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姓名登记法律,才是解决姓名生僻字使用问题的根本方法。现实中,既要接纳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不常用汉字,以姓名的方式维系我们的文化血脉,也要反对个别人标新立异,使用早已废弃甚至生造的不规范汉字。

  很多事实证明,没有法律充分的界定和限制,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汉字不同于字母文字,在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水土不服”,是汉语现代化过程中应当克服的障碍,而尽可能地传承汉字所记录的文明,则是民族文化应有的尊严与荣耀。(钟起的)

  光明网: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错

  需要明确的是,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错,不能用“谁让你用生僻字”这种话语来规训民众起名字的自由。从价值判断上,当然可以作出“少用生僻字”的建议,但是,这终归是民众的权利。生僻字固然会造成生活上的困难,但是这种生活成本只要自愿选择就无可指摘。不应该给民众施加在起名上“随大流”的压力,别具一格,是个体无可厚非的权利。而且,很多所谓生僻字,很多来自于古代典籍,在弘扬传统文化成为重要价值寄托的当代,取自典籍的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留有一席之地,也并无不可。

  需要追问的是,字典上能查到、公安系统中能打出来,在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中却遇到困难,这是谁的责任?字库为什么不能实现多部门的同步更新?这不能用“输入法打不出”作为理由。说白了,多数输入法仍是商业产品,满足的是基本的日常需要,而公共服务显然要对个体的特殊情况进行兜底的。因此,生僻名字衍生的种种讨论,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公共服务问题。

  梳理新闻可以知道,因为生僻名字而遇到困难的民众并不少。通用字典与部门字库,产生了较大的信息差,户口本能上、身份证能办,却在其他地方受阻,这本是个不该发生的情况。字库更新缓慢,多年未改,以至于逼得民众纷纷改名,这本身也是“懒政”的一种形式。社会公共服务,理当想尽办法无差别地为民众提供服务。

  对于生僻名字问题,应当有个统筹解决方案,将公安、民政与其他公共服务的系统字库统一起来,尽量满足公民起名字的需求,并不增加额外的负担,或是有统一的解决方案,并保证公共领域的各系统同步。同时,社会也当形成共识,当生僻名字遇到困难时,责任并不在民众一方。为人父母者,对照着公开出版的字典,在公安系统中记录下了名字,到头来坐不了飞机、上不了学,老百姓何错之有?

  今天,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纷纷上马,结果人的名字却识别不了,这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景观并不匹配。解决这些障碍,既取决于技术难度,还在于主观态度。(光明网评论员)

新京报:谁来化解民众姓名生僻字的烦恼?

  既然公安部门已经有了强大的字库,在“互联网+”时代,其他部门为何就没有?是存在什么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还是基于成本考量不愿为“极少数人”进行升级换代,不得而知。

  应看到,“生僻字的烦恼”并非个例。有媒体曾报道,山东一名高考考生在报名系统登记时,因名字生僻,词库查无此字,只得急忙去派出所改名字,申请临时身份证,才能赶上报名截止日期。一市民为在重庆买房子,在银行办理按揭时,五笔、全拼、智能输入法都打不出他名字里的生僻字,结果不但按揭办不了,房子没买到,就连之前接洽时缴纳的中介费也打了水漂。

  早在2016年7月,公安部就召集工信部、人社部、住建部、卫计委、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7个部委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3年过去了,“生僻字的烦恼”何以依然故我?

  名字寄托着父母对孩子最深切的美好祝愿和期盼,父母费尽心思、求新求异的同时,确实应该适当考虑名字的社交功能,尽量少用生僻字,避免“坑娃”。但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理应切实保障民众取名的自由。“禤靐龘”打不出来或许可以理解,但“由页(頔)”这种不算生僻字的字也打不出来,确实不应该。

  窥一斑而知全豹。很多时候,为民众办实事就体现在一些点滴小事上。“生僻字的烦恼”虽然只是极少数人才会遭遇的问题,但也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民生工作,彰显社会的温度。按理而言,字典上有的字,都有权使用,相关机构要想办法升级自己的输入系统,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甩给民众。(胡欣红 教师)

红网:生僻字无法录入影响保研,学信网何不率先改变?

  学信网是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推免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该网站上的“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由此,学信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抱怨学信网的评论也随之而至,学信网看似因此事而当了“出头鸟”,但反过来想,它何不率先带头促进字库的更新,为民众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实际上,这一事件的出现不过是多年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终于以新闻的形式被推到大众面前罢了。早在2017年4月,学信网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名为《注册学信网账号时出现这9大问题怎么办?》的文章就涉及“姓名中有生僻字注册无法提交怎么办”的解决方法:个人账号注册信息需与学校注册备案信息保证一致,如果学校注册备案数据以特殊符号代替,个人账号注册无法提交,请先注册姓后,再与我们邮件联系申请协助修改注册账号填写的姓名。

  浏览不难发现,两年前文章指出的方法与现今记者咨询学信网得到的解决方法无异,如此,两年前就已存在的问题,现如今依旧有人遇到且难以解决,我们是否可以质疑其解决方法没有真正奏效,反而为双方徒添不必要的烦恼?另一方面,解决方法没有随着技术的更新,朝着更便民化的方向改变,又何尝不是相关方一种懒惰的表现。

  正如新闻中提到的,学信网客服电话难打,笔者也曾因此而烦恼,多次在工作日工作时间给其客服打电话却无法接通,发邮件能收到回复却已是几天后,你来我往几句话的事愣是花费了不少时间,整个沟通过程十分低效。笔者也忍不住想问:学信网为何不重视问题且朝着更便民化的方向更新解决方法?一定要百姓等待、跑腿才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的话,百姓有怨言也是难免的。

  名字有生僻字不是老百姓的错,老百姓不应该为此买单,如果生僻字在字典上能查到,在公安部门能登记,但“难买票、难上学”,这其中必定与字库更新缓慢多年未改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各方重视有关,倘若学信网可以率先带头打破这一局面,未尝不是利民利己的好事一桩。(梁莉莉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文章来源:中青网、新京报网、四川在线、光明网、红网(稍有删减)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最热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