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好人”系列报道|林和强:尽管见义勇为负伤 仍毫不吝啬助人

  开篇语

  随风润物细无声,美德流溢始自来。

  “好人”,源于身边,始于平凡,终于感动。在海南省东方市,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一段段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有一份慰藉心灵的温暖,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东方好人”也逐渐成为烫金的精神名片,诠释着美好东方的道德内涵,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东方市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推动“东方好人”向“好人东方”迈进。

  给前行者力量,为善良者喝彩。南海网推出“东方好人”系列报道,全媒体记者将深入各行各业,挖掘感人事迹、展现好人风采、传递文明新风,看平凡的人们如何以不平凡的行动诠释人间真爱,温暖着整座城市。

林和强 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摄

  他,见到义,勇而为之。邻里都说他有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他是东方市八所镇滨海居委会居民林和强。

  2002年,在保护群众财产中,林和强因勇于同盗窃团伙作斗争负伤,2006年,被海南省授予 “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

  出门遇小偷 挺身而出

  “阿强是好样的,平日里就乐于助人,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八所镇滨海居委会,提起林和强,邻里纷纷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

  事情要从2002年10月11日说起。

  “抓小偷啊,快来人啊!”当天凌晨4时,与往常一样,林和强骑着摩托车准备出门务工时,突然听到邻居家传来一阵嘈杂声,似乎有人在求救。林和强闻声赶去,在一处角落中发现了两名正在藏匿的小偷,他毅然决然地冲上去抓小偷。

  林和强的额头被歹徒用石头打破,一番搏斗后,终将一名小偷制服擒住。随后,林和强与赶来的居民将歹徒送往派出所,负伤疼痛难忍的他倒在派出所里,被送到东方市人民医院救治。

  “当时一心只想把人抓住,压根没发觉自己受伤,等把人送到派出所后,才感觉到疼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今年50岁的林和强仍记忆犹新。他的伤口被缝了22针,如今,伤疤清晰可见。“后来在医院住了7天,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不能让乡亲们来之不易的积蓄被偷走。”

  助人为乐是常事

  为褒奖林和强不顾个人安危,保护群众财产,勇于同盗窃团伙作斗争的见义勇为精神,2006年,海南省决定授予林和强“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

  面对政府表彰和身边人的称赞,林和强表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一直以来,我就看不惯这些行为,能帮助大家我也非常开心。”

  “他为人正直,常常做好事不留名,看到菜市场里有扒手会喝声制止。”认识林和强的朋友们都知道其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性格,家庭并不富裕,但遇到谁家有困难,林和强总会主动帮忙。

  “我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对于我们来说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何乐不为呢?”林和强表示,在家庭教育中,他也常常教导孩子要乐于助人,而其最大的收获和幸福就是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家庭和睦,孩子平安成长最重要,看到孩子的成长,我心里也很幸福。”

  见到义,勇而为之

  林和强乐于助人也曾闹过“笑话”。

  年近六旬的九姨,是林和强的邻居,说起这个“笑话”,九姨心里却十分感激。

  原来,今年11月初的一天夜里,独自在家的她发现自家围墙上趴着一名男子,对方正要翻入院子里来。“小偷!有小偷,快来人啊!” 情急之下,九姨大声呼救。这时,正在家中看电视的林和强来不及穿鞋,光着脚丫就朝九姨家方向跑去。

  “我到那一闻,全是酒气,一问才知道是喝醉了酒,走错路了。”林和强不禁笑了起来。“也庆幸是个误会,最后我们报了警,由民警将其送回家了。”

  看到应声赶来的林和强,九姨心里很是激动,并向林和强表示感谢。林和强却很不好意思,“我也没做什么,都是邻里邻居,这些都是小事,不用挂在心上。”

  事实上,在林和强身边除了称赞,也有人为其担忧,怕他受到打击报复。对此,林和强表示,自己从未有过这方面的顾虑。他认为做人就要“见到义,勇而为之”,自己力所能及能帮到别人时,绝不吝啬出手相助。“虽然现在也老了,但是再遇到需要帮助的,我还是会挺身而出。”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东方11月23日讯 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相关新闻>>

  “东方好人”系列报道 | 林伟丹:为爱嫁给残疾丈夫 贴心守护失明母亲

  “东方好人”系列报道 | 文世通赵月群夫妇:不赚金钱赚美德

  “东方好人”系列报道 | 倪明学:一抹荧光绿照亮市民回家路 11年如一日为安全出行护航

  “东方好人”系列报道|刘晓兵:灭火抢险救援,他一次次冲锋在前

  “东方好人”系列报道 | 石炯:恪尽职守、保民平安 人民群众心中的“石敢当”

  “东方好人”系列报道 | 阮仕超:用“真情”换“真心” 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东方好人”系列报道 | 丁志芳:刚柔并济的“80后”女法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邓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