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随风润物细无声,美德流溢始自来。
“好人”,源于身边,始于平凡,终于感动。在海南省东方市,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一段段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有一份慰藉心灵的温暖,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东方好人”也逐渐成为烫金的精神名片,诠释着美好东方的道德内涵,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东方市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推动“东方好人”向“好人东方”迈进。
给前行者力量,为善良者喝彩。南海网推出“东方好人”系列报道,全媒体记者将深入各行各业,挖掘感人事迹、展现好人风采、传递文明新风,看看平凡的人们如何以不平凡的行动诠释人间真爱,温暖着整座城市。
心中有爱,平凡也闪光。在东方市思源学校门口,有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保安制服整洁干净、安全措施配套严密,校园安全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今年44岁的王庆波便是其中一员,他自称作为思源学校的“保护罩”,不仅要守护这道爱的“堡垒”,更应该品行端正。所以当他捡到一万多元现金时,面对利益诱惑仍拾金不昧,将失物主动上交最终还给失主。他高尚的品德,得到失主和学校、保安公司的大力称赞。
失主送来一面写着“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摄
捡到万元现金主动上交 失主送锦旗致谢
王庆波是东方市新龙镇新村人,2017年9月受聘于东方保安服务公司,被分配在东方思源实验学校工作。在校领导眼里,他是名尽职尽责的校警,校园安全有他就放心;而在学生眼里,他是体贴入微的憨厚大叔,谁头疼脑热外出就医他都热心关照。
2018年12月10日中午12时许,王庆波像往常一样在学门口值班,正常的巡视检查时,在校门前路边捡到一个包,包里装有不少现金。作为一名普通人,王庆波深知一万多元不是个小数目,但他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和东方市保安公司保安部汇报,并积极联系失主。
不久后,失主唐女士勿忙赶到学校,清点了包里的现金、物品无一遗失。失主唐女士介绍,“当时包里有一万六千多元现金,我是把包挂在电动车上到学校食堂送菜,应该是不小心从电动车上掉下来了,丟失后我非常着急,心想可能找不到了,没想到被校警拾到并主动联系。”
三天后,失主唐女士再次来到思源实验学校,并送来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拾金不昧、品德高尚”,再次向王庆波表示感谢。
王庆波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传到了东方保安服务公司,公司进行通报表扬并对王庆波给予奖金奖励。
“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占为己有,从小我父亲也是这么教导我的。”面对荣誉,王庆波显得很淡定。据了解,王庆波一个月工资扣除其他保险只有一千元左右,他捡到的一万多元相当于干一年工作的工资,但他不为金钱所心动,发扬拾金不昧精神,传播正能量,成为东方市创建文明城市学习的好榜样。
王庆波是名尽职尽责的校警。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摄
平日工作他表情严肃 学生有“难”他热心相助
王庆波今年44岁,两年前为方便照顾在城里读书的两个孩子,辞去了镇上的工作,到城里找到新工作,成为东方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保安,于2017年9月份,被公司分配到思源学校从事校警工作。
穿着制服、戴着帽子、配上胸牌,王庆波身姿挺拔站在校门口,对进出学校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个人仔细查看,检查、登记、对接,这就是他日常的工作状态。
王庆波每天尽职尽责,为学校保平安,因此他整个人的表情在工作时非常严肃,不敢有丝毫放松。而当学生们有需要帮助时,他总能报以热情。
“学校是封闭式的,一些学生身体不适出现头疼感冒症状,学生深夜在学校门卫处等待家长或班主任前来接学生时,王庆波总会热情地关心学生身体状况,给学生搬一把凳子或者倒一杯热水,这些细节都让学生感到温暖。”思源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思源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学生们周日下午返校后,一直到下周五下午放假,期间必须在校内不能随意外出。而要确保学校安全,防止学生私自离校,王庆波等校警的严格管理非常重要。
孩子眼中的好父亲 父母心中的好儿子
王庆波是学生的“守护者”,也是自己孩子眼中的好爸爸。王庆波14岁的儿子在民族中学就读,17岁的女儿在铁路中学就读,父子间无话不谈,经常会在饭后聊人生和理想,在孩子眼中爸爸是个好人:“爸爸很善良,他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王庆波的父母都70多岁了,住在新龙镇新村。一有假期,王庆波都会带着妻儿回家探望父母,回到村里别人约打牌或喝茶,他都拒绝,陪在父母身边,还经常给老母亲洗头,“父母年纪大了,我们都应该珍惜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谈及未来,王庆波说,“我们都是平凡人,希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懂得感恩,日子才会越来越有盼头。”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东方11月26日讯 记者 刘丽萍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