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先进单位 | 海医二院线上线下消费89万元 助力成栋村951名贫困户脱贫

  11月5日至6日,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成栋村连续两天举办消费扶贫集市,贫困户将农副产品带到集市,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海医二院”)等单位的帮扶责任人及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进行采购。

  11月5日,海医二院工作人员在成栋村消费扶贫集市采购。海医二院供图

  海医二院驻成栋村第一书记何和与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集市共销售出五脚猪6头、鸡40多只、蜂蜜50多斤、鸭5只、火龙果80箱,销售金额达2万余元,惠及贫困户100多户。

  “这样的扶贫集市今年我们已经办了3次,分别是今年1月、9月和11月这次。”何和与说,这是响应省委、省政府“消费扶贫,人人助力脱贫攻坚”号召的落地举措,有效地帮助贫困户增收。

  据了解,举办扶贫集市是海医二院对成栋村进行消费扶贫的其中一项内容。一直以来,海医二院积极筹措、创新办法,率先开展消费扶贫试点,取得一定的成效。

  11月5日,贫困户一大早将农副产品带到成栋村消费扶贫集市。海医二院供图

  开展特色养殖 主抓产业扶贫

  成栋村,地处乐东志仲镇的东部,背靠高山,前对乐中河,辖黑石、从南、德土、好共、娜党、昂上、脚顶上、脚顶下、苗那党、新村等10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村。

  2018年6月,何和与作为第一书记来到成栋村。“这个村贫困户多,产业单一,以养猪为主,农产品品种没有什么特色。扶贫工作并不容易。”何和与介绍,成栋村有耕地面积5750.55亩。“十三五”期间成栋村贫困户226户10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951人。

  成栋村主要以橡胶和反季节瓜菜为主导农业,然而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庄多为老人和孩子。如何利用好剩余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何和与将成栋村的情况反映给海医二附院后,医院扶贫办就开始琢磨起这个问题。

  从产业扶贫开始。海医二医及政府在成栋村开展豪猪养殖、养蜂、养牛、养羊及贫困户入股合作社项目。

  据悉,成栋村产业扶贫项目中,由成栋村主导的产业有豪猪养殖,扶贫资金及帮扶单位等扶持75万元,带动贫困户69户(329人),今年上半年已开始出栏销售。同时,民宗局民族产业发展资金支持2个养牛合作社及养猪养羊各1个,分别带动7户农户,目前牛羊数量正在增加中。

  此外,海医二院药学部、肿瘤外科、设备科、神经外科一区、东湖放射科、颌面整形外科、总院麻醉科等科室,将鸡苗、猪苗、鹅苗以及饲料以“一对一”的方式直接送到成栋村7名贫困户手中,助力他们通过养殖增加收入。

  产业渐兴旺 全新模式助销售

  产业渐兴旺,销售问题随之而来。“成栋村位于山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该怎么走出大山,打开销路?”这时,海医二院扶贫办想到了“以购代捐”的消费扶贫模式。

  2018年7月,海医二院党委召开全院消费扶贫活动动员大会,部署扶贫工作,全院推广消费扶贫模式。会议结束后,医院各科室随即在展开了如何开展消费扶贫的大讨论,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扶贫办根据群众讨论的意见、建议,结合成栋村及医院实际,对如何在成栋村开展消费扶贫,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模式。

  这种模式包括三部分:首先,针对成栋村产业扶贫项目、所养殖和种植的农副产品,以订单的方式,发动全院职工进行购买,并在院扶贫办登记需求后,统一采购;其次,积极发动医院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赴乐东扶贫集市踊跃认购扶贫农牧产品;再次,发动全院职工注册爱心扶贫网,线上购买爱心扶贫农产品,并做好上报工作。

  90个科室齐动员 打响成栋村消费扶贫战

  紧接着,一场有关消费扶贫的“战役”在成栋村打响。

  海医二院医院扶贫办切实做好成栋村与医院的对接工作,落实扶贫需求,传达扶贫信息。全院各科室积极响应,医院肾内科、骨科等科室多次利用科室早会传达扶贫工作精神,科室职工踊跃购买。

  截至目前,海医二院共90个科室在爱心扶贫网注册人数2059人。线上消费20万元,线下消费69万元,合计89万元,实现户均增收4209.5元,帮助成栋村951名贫困户全部成功脱贫。

  其中,全院职工线上参与购买成栋村农副产品,其中有五脚猪约2575斤、土鸡及本地鸡约1897斤、蜂蜜约380斤、鹅约120斤、竹笋约150斤、地瓜约180斤、木薯约110斤、鸡蛋约120斤、鸭约90斤、羊约300斤,豪猪约550斤。

  海医二院扶贫办主任王志忠表示,我们率先在成栋村开展消费扶贫模式,不仅为成栋村的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也为在全县推开精准扶贫工作,积累了好的经验。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1月26日讯 南海网记者 任桐 实习生 张录雪

  相关新闻>>

  消费扶贫先进单位 | 海南省残联:多措并举推进消费扶贫 截至目前线上认购金额超26万元

  消费扶贫先进单位 | 海垦八一总场公司用“小网络”打开石斛“大销路” 一年多卖出150余万元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符金花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