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沾上新鲜“泥土味” 海口秀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

  “这样的宣讲真带劲,通过讲故事、讲家风、讲传统、唱戏曲讲活大道理,关键是听得懂、能领会、可学习!”11月26日,秀英区西秀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里座无虚席,村民们听在其中,学在其中,收获在其中。当天,秀英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西秀镇开展“大榕树下的宣讲”系列宣讲理论实践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通理论政策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

  活动当天,细雨纷纷,却难以浇灭群众如火的听讲热情,市委党校讲师张璇老师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向群众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学完理论,也不忘放松头脑,随后民间艺术家们给现场观众穿插表演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琼剧《张文秀》,让群众聚精会神听讲的同时也能娱乐放松。“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一首满怀深情的《可爱的中国》诗歌朗诵,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老师们的表演真的很精彩,也很令人陶醉。”当地村民说。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讲述的农村创业致富故事,无不激励着现场观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老师用咱老百姓的故事说的理,让人很亲切,而且大家都是站在同样的起跑线,有了好榜样,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西秀镇脱贫户由衷地说。

  从石山镇的田间地头,到海秀镇的村文化广场,到海秀街道的社区公园,再到西秀镇便民服务站,一场场“乡土味”十足的理论宣讲,效果“润民心”。这是秀英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在全区六镇两街道全面开展“大榕树下的宣讲”系列讲理论促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秀英区“大榕树下的宣讲”以农村群众乘凉、休闲、日常交流的重要聚集场所“大榕树下”或者田间地头作为重要传播点,搭建一个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的宣讲平台,依托秀英农民宣讲团成员、镇村干部、新乡贤、志愿者组成“大榕树宣讲团”,创新宣讲模式、改变宣讲话风,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语言、不定形式来宣讲群众渴望知晓的政策、知识、技能等,用小讲堂讲大道理,身边人讲身边事,答疑解惑,确保入耳、入脑、入心,让基层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开展。

  在接下来的“大榕树下的宣讲”系列讲理论促实践活动中,秀英区将组合广播、朗诵、小品、相声、歌唱、讲故事、微宣讲、知识讲解等多形式,结合主题教育,面向群众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战略、农技知识、家风家训等。

原标题:理论宣讲沾上新鲜“泥土味”,秀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

责任编辑:邱苗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