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丨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结 “ 四大硕果 ”

  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结“四大硕果”

  通过《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三亚宣言》 达成11项务实合作协议

  12月9日,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三亚举行,图为主论坛现场。 本稿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日报三亚12月9日电 (记者傅人意 陈雪怡 梁君穷)海南日报记者12月9日从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获悉,此次论坛以“共创农业可持续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新型中非农业合作关系”为主题,参会代表围绕农业经贸合作、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三方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论坛结出“四大硕果”,达成11项务实合作协议。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表示,本次论坛参与国家之多、级别之高、范围之广,为中非农业合作领域最大的盛会。

  隋鹏飞表示,本次论坛主要取得四方面成果:一是通过《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三亚宣言》,凝聚中非农业合作共识。二是增进相互了解,汇聚多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论坛期间,举办3大板块分论坛活动。三是总结中非农业合作模式,丰富实践案例。四是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农业农村部与非洲联盟委员会、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了中国—非洲联盟农业合作委员会。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单位和企业签署了共11项务实合作协议。

  在落实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涉农成果方面,达成4项成果。其中包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非洲联盟委员会关于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推动中非农业合作机制化;将与非盟共同成立中国—非盟农业合作委员会,定期举办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与非盟达成共识,将共同编制《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及行动计划。

  在科技合作方面,签署3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签署了《中非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刚果(布)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以及FAO、IFAD和WFP签署了《木薯价值链提升五方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经贸合作方面,签署协议启动4个项目,包括碧桂园集团、袁氏种业有限公司马达加斯加农业产业园项目等。该项目将投资5000万美元在马达加斯加建设农业产业园,形成年产4000吨杂交水稻种子产能。

  论坛之声

  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理事会主席、埃塞俄比亚前总理 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

  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非农业合作,我们正在建立更加广泛的伙伴关系。目前非洲正在进行农业转型,中非农业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有深厚的基础也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和非洲都有类似的小农结构,中国有非常适用于非洲的农业技术,比如小规模农机,也有优良的品种,可以在非洲推广种植。

  非洲有很多可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同时中非合作可以让非洲的农业发展更加包容、有效、可持续。

  几内亚比绍农业与森林部部长 内尔维娜·巴雷托:

  农村条件改善离不开中非农业合作

  谈到中非农业合作倡议的支持者与推动者,几内亚比绍当仁不让,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位于西非的国家,全国GDP的46%由农业和渔业构成。针对几内亚比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当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战略计划,包括农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口生活条件改善等,这些愿景的实现离不开中非农业合作。一直以来,中国对几内亚比绍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两国也刚刚签署了第11个技术援助协议。我们相信,通过中非农业合作——这个促进非洲发展的“助力器”,双方能实现互利共赢。

  南非农业、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部部长 安吉拉·托科吉尔·迪迪扎:

  未来中非农业可实现多方面合作

  非盟《2063年议程》反映非洲未来想要实现的状况,我们将起草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发展计划,来描绘未来非洲实现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点。我们今天及未来将要看到的是,非洲许多国家要和中国签署更多的相关合作协议。

  本次农业合作论坛体现了中方对于帮助非洲到2030年实现粮食安全的决心。未来中非农业可以实现投资、贸易、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我来自南非的德班省,希望德班省可以加强与海南的合作。

  塞舌尔渔业和农业部部长 查尔斯·巴斯蒂安:

  务实合作促农业生产发展

  正如海南与塞舌尔虽相距遥远,但景色相似,中国与塞舌尔也因为拥有共同愿景——致力于和平稳定发展,而胜似“友邻”。这个共同愿景,只有通过务实合作才能实现,各方应该共同努力为我们的人民争取最美好的未来。塞舌尔将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和开发蓝色经济,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实现更好的粮食安全。其中,蓝色经济蕴含着非盟沿海国家的“蔚蓝财富”,我们应该坚持包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蓝色经济。

  刚果(布)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部长 亨利·琼博:

  中非合作农业项目助农业快速转型

  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为中非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路径,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对于非洲各国来说,必须要实现一个不依赖于天气、更有持续性、抵抗性更强的农业。中非农业合作助力我们共同实施一些涉及共同利益的合作项目,快速地实现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加强农产品的贸易。

  正是通过携手共进,中国和非洲才能够成功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营养不良、粮食安全。

  赞比亚农业部部长 迈克尔·卡坦博:

  欢迎到赞比亚投资农业项目

  参加此次论坛,我想当回“代言人”,和大家分享赞比亚农业领域的投资机遇。一是种植业,赞比亚非常适宜种植玉米、茶叶、咖啡等附加值潜力大的作物;二是灌溉领域,赞比亚可灌溉面积27万公顷,目前只有15.6万公顷具备灌溉条件;三是畜牧业,赞比亚拥有多种畜牧业养殖投资机遇,包括肉牛、奶牛等;此外,还有水产养殖,赞比亚的河流和湖泊众多,因此在渔业生产,包括鱼产品加工、鱼类饲料等方面,发展潜力很大。我们热烈欢迎中国等国家,到赞比亚投资农业项目。

  毛里求斯农业和粮食安全部部长 玛尼什·戈宾:

  向海南学习生物安全方面经验

  谈到粮食安全,我们认识到,像毛里求斯、塞舌尔等这样的国家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方面。随着贸易的增长,人员流动、货物流动也在增长,不幸的是病毒和其他的传染源的移动也在增长。我非常高兴地听到海南省现在没有这些威胁,也感叹于海南取得这一了不起的高标准的生物安全成就。这意味着我们有很多可以向海南学习的地方。因为粮食安全不光意味着生产,同时还需要保护作物不受到生物安全问题的威胁,这对非洲所有国家和中国都很重要。

  博茨瓦纳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部部长 埃德温·迪科罗蒂:

  与中国携手“耕作”数字化农业

  农业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博茨瓦纳的重要产业。虽然气候、设备、技术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业发展,但是我们也从中汲取到优势,比如干旱气候给予我们充足光能,因此博茨瓦纳太阳能产业发展势头颇好。同时,我们致力于发展数字化农业,并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发展。希望能与中国携手“耕作”,在农机设备、加工技术、互联网农业等方面深化合作。

  塞内加尔农业与农村装备部部长 穆萨·巴尔德:

  中国为非洲农业发展树立典范

  中国农业在不断地为全球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世界的粮仓,是世界农产品的重要贸易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标杆实验室,给非洲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非洲国家可以从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解决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欢迎中国企业参与到非洲农业项目当中,跟非洲企业建立合作实现共赢,携手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农业合作关系。

  纳米比亚农业、水利和林业部部长

  中国专家带来新农业发展理念

  阿尔斐俄斯·纳鲁塞布:

  独行快,众行远。开放包容,会给两国农业合作带来怎样的影响?以中国和纳米比亚的农业合作为例,中国派出的15名农业技术专家,给纳米比亚带来了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也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此次参加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我们想借此平台与中国探讨新的战略合作、学习更多发展经验,包括中国的脱贫之举,希望两国在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继续携手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海南日报记者 陈雪怡 傅人意 梁君穷整理)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