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观察·视野 | 海南低空旅游如何飞出一片天

  海南低空旅游如何飞出一片天

  ——来自美国的启示

  三亚亚龙通航直升机满载游客在草坪起飞。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 潘文雄

  编者的话

  在几百米的高空看风景自是别有风情,这也为旅游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空旅游产业,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内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低空旅游产业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借鉴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进一步推进、培育和发展海南低空旅游产业,丰富海南旅游产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逐步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为此,本版今日摘编刊发一篇实地探访美国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以资各方参考,敬请关注。

  海南低空净空率高、空中能见度远,年可飞行日、可供空中游览观光的时间居全国之首,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碧海绿岛金沙滩等优质自然资源是海南开展低空旅游的最突出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海南低空旅游线路、飞行架次、飞行小时等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空中观光、娱乐飞行的体验值大大增强,已形成旅游新品牌。

  他山之石

  世界通航发达国家的低空旅游发展相当成熟,低空旅游产业随着世界旅游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综合分析,其主要成功经验如下:

  (一)产品与景区高度匹配

  根据每个景区或城市的区位、经济状况、地形地貌、风景形态、文化传统等特点,合理选取水上飞机、运动飞机、滑翔机、热气球等开发低空旅游业务。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澳大利亚东岸的大堡礁等地比较成功的低空旅游项目为例,游客主要是通过直升机完成风光游览。

  (二)航线与项目科学设计

  低空旅游早已成为一项发展成熟的旅游项目,它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小型飞机或直升机,包括热气球、滑翔伞、旋翼机、水上飞机等在内的各类低空飞行器都得到了广泛运用。目前,投用的航空飞机及其航务保障、维修、工资等项费用较大,市场准入门槛要求很高。在国际市场上,可用于旅游用途的民用直升机售价为1500万元至2000万元,加上建设地面起降场、购买航材备件、航油保障等费用,新组建直升机旅游公司需要耗资数千万元以上。因此,规划与设计低空旅游项目时,都进行了全面的运营成本分析和客源预测,注重地面产品和空中产品的搭配、长时间游览和短时间体验产品的搭配、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依据实地情况从不同维度去合理规划设计产品与开辟观光航线及旅游项目。

  (三)培育通用航空文化

  在通用航空发展成熟的国外,营造航空文化氛围都是从游玩乐趣开始的,低空旅游真正的意义在于培育通用航空市场。目前,随着低空旅游的发展已经催生出一批航空小镇或航空社区。以美国为例,很多人在少年时期就经历模拟飞行体验、参观航空会展与航空博物馆,从小接受航空文化的熏陶,飞行已成为其生活的休闲方式,也就推动了通用航空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从而衍生出航空运动、飞行大会、航空展览、飞行培训、航空小镇等航空经济市场基础。

  (四)细化行业标准 加强行业自律

  通用航空特别是低空旅游的安全监管与运行效率、运营成本、行业发展的平衡是世界各国航空界共同关注的关键问题。

  低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风险较高,国外对各种业务类型的低空旅游运营企业均有严格的安全要求(包括航空器适航、年度检查),针对低空旅游运行的热气球、直升机等航空器驾驶员也都有相应的资质能力要求与安全背景核查。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低空旅游项目监管、轻型运动飞机(LSA)适航认证、AR91部运行的空中旅游项目、从业飞行员资质管理等方面相对EASA和CAAC都较为宽松,主要强调行业和厂家自律。美国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非常注重低空旅游的安全性和专业性,杜绝重大安全隐患,通过细化领域行业标准和加强行业自律来规范。

  经验借鉴

  创新政策 激活投资消费市场

  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健全的产业政策,建议海南通过出台引导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政策,发布低空旅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市场准入制度与运营标准,进一步完善通航机场、停靠设施、通航服务设施,出台完善的低空旅游行业法规、行业标准体系与产业扶持政策,在低空飞行器购置、注册领域进行政策改革,大幅降低通航运营企业准入门槛与经营成本,并设立低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适度优惠,支持低空旅游的行业协会、学术机构与航空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发展,营造通用航空产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健全的法规体系与产业政策支持低空旅游产业规范发展,创新低空旅游产业政策,激活私人飞行消费市场;进一步激活低空飞行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

  优化布局 实现产品共建共享

  根据海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低空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分布、市场规模等情况,做好低空旅游产业规划工作,合理布局低空旅游项目,完善通航基础设施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优化旅游产品体系、相关配套服务和衍生品等,通过将低空旅游与高端旅游、休闲度假、野外探险等业务跨界融合实现不同业务和低空飞行之间的融合发展。适时发展低空旅游飞行器制造、低空旅游、配套酒店和娱乐设施、通用航空维修服务、低空旅游会展服务,逐渐形成低空旅游全产业链。一是区域互动,统筹全省低空旅游资源,在各市县合理布局低空旅游产业链上的相关环节,因地制宜开展低空旅游飞行器制造、维修和保养等服务,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低空旅游和其他业务;二是在不同市县,不同旅游景区之间,打破行政管理壁垒,全省一盘棋,实现旅游产品共建共享。

  打造品牌 开发海南特色产品

  在打造低空旅游产品时,注重国际国内成功案例研究,同时结合海南资源禀赋和热带旅游特点,开发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低空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低空旅游品牌。开发高端化、个性化的低空旅游主题产品,提升旅游的附加值。一是将低空旅游和海南建设特色小镇结合起来,打造若干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空旅游特色小镇。二是在海口、三亚等重点城市,开发城市型低空观光旅游产品,建设低空旅游体验基地。三是在琼海、万宁等海岸线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海岛、海岸线低空观光产品;四是在琼中、保亭、五指山等中部市县,开发热带雨林低空观光旅游产品;五是结合景区特色和地理条件,合理选取水上飞机、运动飞机、滑翔伞、热气球等开发低空旅游产品;六是打造各具特色的航空会展、飞行赛事、文化交流等主题活动,扩大通用航空爱好者和消费者群体,培育海南低空旅游项目品牌。打造海南低空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模式,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和通航爱好者到海南旅游观光。增强产品的多样性、服务的乐趣性,构建模块化、 可定制、 差异化的产品体系。

  全面监测 及时调整优化提升

  低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营销,同样要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监测与评估进行调整优化提升。建议海南引进专业咨询评估机构,利用旅游客源、消费市场、游客偏好、消费倾向、旅游人流等大数据进行监测,分阶段对法规体系、行政审批与监管、环境和居民影响、运营安全风险、业态结构与市场、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服从市场调节功能,聚集低空旅游政府监管部门、项目投资企业、旅游机构和旅游产业专业精英等召开峰会或论坛进行研讨,不断创新改革产业政策、优化产业规划、改善营商环境、产业品牌化、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产业安全系数,不断做强做精海南低空旅游产业,做活做美海南旅游业。

  (作者单位:洋浦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相关链接

  低空旅游

  即通用航空旅游,是指以观光游览、愉悦身心为目的,利用民用航空器在低空空域(国外一般指3000英尺以下的垂直范围内,在我国原则上是指 1000米以下的垂直范围内)开展的观光、休闲、娱乐等旅游活动,是“通航+旅游”的有机融合形式之一,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冒险体验、体育娱乐等。

  海南现有低空旅游产品

  已投入商业运营的项目有3个

  美亚航空水上飞机旅游项目

  亚龙航空直升机旅游项目

  琼州海峡8分钟跨海飞行项目

  娱乐飞行体验

  低空观光

  低空旅游交通

  三种产品类型为主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