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随风润物细无声,美德流溢始自来。
“好人”,源于身边,始于平凡,终于感动。在海南省东方市,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一段段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有一份慰藉心灵的温暖,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东方好人”也逐渐成为烫金的精神名片,诠释着美好东方的道德内涵,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东方市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推动“东方好人”向“好人东方”迈进。
给前行者力量,为善良者喝彩。南海网推出“东方好人”系列报道,全媒体记者将深入各行各业,挖掘感人事迹、展现好人风采、传递文明新风,看看平凡的人们如何以不平凡的行动诠释人间真爱,温暖着整座城市。
马秀清亲手将毕生所学无私传授。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摄
每年到海南休养越冬者高达100多万人,其中不乏各类高层次人才,他们将积累了大半生的知识、经验和资源,带到了这座岛屿。今年69岁的马秀清便是这百万分之一。
马秀清,第三军医大学妇产科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203医院(三甲)妇产科主任。退休后,原计划与老伴到东方市颐养天年,后被东方政府引进“候鸟型”人才的真诚和热忱打动,2017年成为东方医院妇产科业务主任。
两年多时间,她构建人才梯队、培养业务骨干,成功抢救危重病例逾50例,开展三级手术超20项,开展新业务新技术8项,其中5项技术填补了东方市妇产科领域的医疗空白。
马秀清时刻观察手术后的产妇情况。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摄
医术精湛 让危重患者“绝处逢生”
“当医生累,当妇产科医生更累。”不身临其境,很难体会一个妇产科医生的辛苦。12月13日上午9点多,南海网记者按约定的采访时间来到东方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只见病房爆满。马秀清并未在办公室,护士告诉记者,“马主任一早就在手术,还没结束。”
等了一个多小时,记者终于见到了从手术台下来的马秀清,她热情爽朗、脸上堆满笑容,说起话来精神十足,完全看不出是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见到记者,她满是歉意:“不好意思,突发手术让你等了很久。”
原来早晨六点多,医院妇产科来了一位年轻产妇,因宫外孕大出血,已检测不到生命体征。产妇命悬一线,现场医护人员焦急万分,值班医生紧急联系马秀清。从电话中得知患者情况后,马秀清顾不上吃早餐,抓起外套就往医院赶,并迅速联系院领导协调麻醉师开展手术。
救人如救火!面对凶险病情,马秀清稳而不乱,带领科室同事积极开展抢救。三个多小时的手术,从孕妇腹腔中吸出积血2500余毫升,成功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
“作为妇产科医生,应对突发手术、半夜抢救的情况都是家常便饭。”马秀清讲述,2018年上半年,一位产妇在分娩后瞬间大出血,失血量高达3700毫升,并出现休克症状,现场医护人员立即向马秀清报告。经过诊断,马秀清立刻判断,造成产妇大出血的原因是子宫内翻。这是非常罕见的分娩期并发症,死亡率很高。在马秀清40多年的从医经历中,曾亲自处理过两例。当时情况紧急,需要立即给产妇压迫止血。她一边指挥紧急输血抢救病人,一边组织人员准备进行子宫内翻复位手术,数小时的手术最终取得了成功。
马秀清到东方医院妇产科两年,培养了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三名、主治医师三名。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摄
构建梯队人才 将毕生所学无私传授
行医,是技能的锤炼,也是一场人生“修行”。“做医生,还是得有点理想。”采访中,马秀清不止一次地提到“理想”。
“我不甘心40多年来的从医经验就这样浪费掉,希望能为东方医疗事业做点贡献,这是我的理想。”马秀清说,2017年3月24日东方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新东方人”人才座谈会,她感觉机会来了。4月1日被请到东方医院担任妇产科业务主任后,她暗下决心,要把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妇产科所有年轻医生,使东方市妇产科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两年多时间,马秀清做了几件大事,逐步将医院原来的一级医院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到三级医院技术水平:逐层培养人才,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及副高职、中级职称技术人员;提高科室管理能力、带教能力,通过指定医疗规章制度、组织医学基础理论学习、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危重病人抢救、疑难杂症诊治、手术示教等,达到快速提高的目的。两年时间,培养了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三名、主治医师三名。
在东方医院陈兰眼中,马秀清是医院的一张名片,“妇产科是从外科分离出来的新科室,此前只能进行简单的剖宫产手术,马主任过来后,科室医生的技术得到快速提升,如今可以开展三级手术、抢救危重产妇,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很多人专门点名要马主任手术,这就是名医的影响力。”
坚守医者初心 恪守患者第一的行医格言
“以前东方的孕产妇一遇到重症都往海口、三亚甚至省外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妇产科主治医师杨静静说,马秀清的到来,给许多危重、疑难和急诊病人带来生的希望,造福了东方患者。
马秀清除了医术高超,敬业、钻研、严谨的精神也让整个科室医生膜拜。
一年365天,马秀清以医院为家、随叫随到,家里还有患心梗疾病的老伴需要照顾;年近古稀依然刻苦钻研,经常与远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的女儿视频聊天,了解国内先进的妇产科管理水平和治疗方法;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都严查细检、对症治疗。
“既然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和实干,就意味着时刻都要尽心尽责,医术上精益求精,尽我所能解除患者的疾苦。”这是马秀清的行医格言。
在东方市,像马秀清这样的候鸟老人还有许多,他们被称为“新东方人”。
近年来,东方市进一步挖掘和释放“人才红利”,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候鸟型“新东方人”人才作用的意见》。据统计,建立服务的候鸟型“新东方人”高层次人才有41人,目前到岗的有21人。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东方12月14日讯 记者 刘丽萍
责任编辑:邓洁仪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