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庆余年》被播出平台“火上浇油”——本月12日腾讯和爱奇艺推出超前点播政策,即原本已付费的VIP会员再交50元可以在每周更新日领先非会员6集基础上再多看6集。
此举一出惹众怒,当日即被正在追剧的网友“怼”上了热搜,“交了会员费既要看‘专属广告’,还要高价点播,我们VIP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视频网站套路层出不穷,吃相太难看】
影视剧制作需要资金投入,视频网站通过会员购买、广告售卖等方式获利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很多VIP用户而言,购买会员就是为了能够提前看到更多内容,双方构成了消费契约,消费者的权益理应得到维护。而VIP之外设置VVIP,额外掏钱才能享受超前点播,视频网站是在制造焦虑诱发用户消费。在此前购买VIP的协议中是否有这个约定?如果没有标明,这种额外收费的行为,实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VIP“专属广告”的质疑已沸沸扬扬,一些视频网站为何还敢于藐视用户权益?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套路?面对舆论质疑面不改色?究其因,在此类消费的权益保护是否存在漏洞,值得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关注。
面对“不守规矩”的视频网站,除了靠用户用脚投票,是否应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多年来,视频网站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发展阶段,付费模式也渐渐被用户所接受。但一些网站便因此抱着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心态来运作,长此以往毁掉的恐怕不只是网站前途,还会殃及付费模式。
对待用户缺少起码的尊重,这样的视频网站不能惯。完善权益保护,让侵权者付出代价才是治本之策。(人民日报客户端 秦川)
【“VIP付费超前点播”是把用户当“唐僧肉”】
用户交会员费成为VIP,本身就是冲着付费视频而来,可如今平台来了个“费上加费”,想提前看《庆余年》,就再掏一笔钱,还美其名曰“VIP付费超前点播”。这个收钱套路,不禁令人想起此前引起争议的“VIP专属广告”,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让你花了钱还不省心,平台还要想方设法继续“挖坑”,让你再多花点钱享受“高端服务”,俨然把VIP用户当做“唐僧肉”了。
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消费者版权意识增强,逐渐认可视频收费模式,如今收费会员已经成为视频平台的主要业务。在今年6月份,爱奇艺会员数量突破1亿,其它头部平台也在快速接近,中国视频付费市场正式进入“亿级”会员时代,说明收费会员商业模式已然成熟,会员费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与之相比,广告收入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广告增速趋缓甚至下滑,又使得视频平台愈发依赖会员费的增长。
几大头部平台所依仗的,就是正版视频资源以及自制剧,其中自制剧则是重中之重,藉此实现差异化竞争,吸引用户缴纳会员费。由于自制剧耗资巨大,制作周期长,回报期也相对漫长,造成平台的财务压力非常大,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留住会员,平台需要持续投资自制剧,导致至今没有实现盈利。而在广告收入下滑,收费会员总量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平台就打起了会员费的主意,通过涨价和变相收费的模式,尽可能多收点钱。
显然,所谓“VIP付费超前点播”,就是平台在收入压力下诞生的“怪胎”,挟优质自制剧的热播效应,摸准用户想尽快追剧的焦虑心情,不惜向用户祭起收费“铡刀”,狠狠地收割一大波粉丝流量。此前,《陈情令》大结局时,平台就开启了“VIP用户付费30元提前看最后6集”的模式,约235万网友购买了大结局剧集的超前点播特权。如今则更甚之,花50元只能提前多看6集,收费“铡刀”愈来愈狠了。
表面上看粉丝为追剧、爱豆埋单了,证明了自制剧模式的成功,但这只是短期利益,长期利益无法保障,反而会因体验感下降,令用户心生厌恶之情。而且,平台层层收费、不断加码,乃是依仗手里的精品自制剧,亦反映出精品自制剧太少,令VIP会员价值大幅缩水,一旦精品自制剧断档,会员则将毫不留情地流失掉。显然,平台需要想清楚长远战略,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优质视频上,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毁掉声誉,葬送掉未来发展前途。(齐鲁晚报 江德斌)
【超前点播模式错在“追加规则”】
和看球赛必须看现场直播一样,追剧的“追”字,也体现在要尽早看到剧情走向,毕竟没人愿意在别人的热议中一头雾水、插不上话。视频网站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推出了付费VIP会员,将这一权利卖给了目标群体。本质上说,会员们买的是“提前收看权”——比普通观众可以多看几集。网站和心急的观众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问题是,这种权利现在被稀释了。表面上看,你花了钱,依然可以比普通观众多看6集,服务并未缩水;但是,VVIP的出现,使得VIP不再是最先看到新剧情的群体,除非你愿意继续花钱。如此,会员们当然有上当的感觉,因为别人可以获益更多,让他们的获得感打折了。照此推理下去,如果视频网站继续开发一个VVVIP,可以再提前解锁6集,VVIP也会不满了。
作为网站方,想要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使出这等“钝刀割肉”的伎俩,随意更改规则。毕竟,会员付费之前,并不知道还有一个VVIP在前面等着——花一次钱并不能成为解锁最多剧集的群体,否则很多人可能就不买会员了。事实上,网上出现的很多盗版,可以做到即时更新,已经侵害了这些会员的权利,如果继续推出VVIP,可能造成的结果是,花了钱的会员反倒没有看盗版的人看得多。
付费收看没有原罪,价高者得更多也没有错,但一切需要规则明晰,消费者事先能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可见,平台方的过错在于“追加规则”,如果开播前就明确这种梯度收费制,相信大家也没什么可说的。如今在很多人看上瘾后,突然再推出新规则,就像手术台上催缴费,无疑会有被二次宰割的感觉。进一步说,如果平台方如此言而无信,动辄修改规则,今后再拿会员福利诱惑观众时,很多人也会犹豫了。
好片另付费、会员专属广告、付费超前点播,这些花样都是视频网站的一次次商业尝试,培养付费习惯也好,推出定制服务也罢,都不能以稀释会员原有权益为代价。那些冗长、繁琐、专业的格式条款,没几个消费者会仔细看,这种“没看清就付钱”未尝不是一种信任,需要换来的是尊重,而绝不能被拿来玷污,成了“我没违反合同”的佐证。单个消费者总是无力的,或许需要消协站出来,为广大消费者讨个公道了。(四川在线 宋鹏伟)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齐鲁晚报、四川在线(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韩慧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